一、市值管理及其时代背景 中国股票市场自成立起,国家股、法人股等作为非流通段不能上市流通,形成了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并存的股权分置局面,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同股“不同权、不同价、不同利”的股权分置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中国股市发展的严重障碍。2005年5月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一场中国股市的结构性变革。在股权分置时期,由于非流通股不受股票交易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上市公司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和净资产的不断增值。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与大股东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非流通股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上市公司追求的目标转变为公司价值最大化,上市公司的角色定位也从过去偏向于大股东的再融资工具转变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和管理价值的平台。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市值管理的管理理念。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从稳定和提升市值出发,通过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将公司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经营价值的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使股价充分反映公司内在价值,并努力实现以内在价值为支撑的市值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市值管理实际上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一种深化。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项市场制度的重大改革,将不可避免地给市场带来影响,并涉及到市场各方利益的调整,自然也会引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效应,加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民币长期升值的推动,中国股市在2006和2007年获得了空前繁荣,上市公司的市值得到了巨大的增长,这为上市公司实行市值管理提供了契机。2005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将市值纳入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考核体系。2005年11月,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要研究制定关于将股票市值纳入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体系的相关规定。 随着非流通股逐步解禁上市,中国股市的规模、容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重心逐步从盈余管理转变为市值管理,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也逐步向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以公司价值为基础、以创造价值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值管理理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所接受,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建立以市值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已成为上市公司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树立市值管理理念、研究市值管理方法、建立市值管理模式、实施市值管理战略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市值管理的概念 施光耀(2005)首次提出了市值管理这一理念,认为:“股改完成后,上市公司需要从股东、股价和股本三个方面进行市值管理,以促进公司市值的持续和稳健的增长”。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2007)认为:“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与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朱陵川(2007)认为:“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从稳定和提升公司市值出发,通过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提升自身估值水平,致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上市公司的一切经营行为,无论是投资、融资及股利政策等等,都紧紧围绕追求长期、持续、健康的市值最大化这一核心目标来完成。” (二)关于市值管理的模式 刘星等(2002)认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计算利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净利润和经营现金净流量之间的缺口而导致EVA指标适用性上存在缺陷,需要对其核算项目进行适当修正,以增强EVA指标在衡量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中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孙孝立(2007)认为:“市值管理本质上是由政策驱动上市公司发动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将颠覆资本市场中公司与投资者之间被选择和选择的关系,进而深刻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势力均衡和传统的投资理念”。刘国芳等(2007)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是上市公司市值的基础,上市公司的市值是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代表着股东财富的大小。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上市公司不仅要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还要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使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表现相吻合。”唐现杰和温旭伟(2007)认为:“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对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应建立以市场价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上市公司价值面、证券市场技术面和投资性行为面三方面组成。”朱陵川(2007)认为:“对于坚持长期真实价值最大化的上市公司来说,实施价值管理需要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要吸引和建立一个认同自身经营哲学和价值理念的股东群,并且向股票市场明确传达公司价值取向信号。”边智群和杨耀峰(2007)认为:“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的一种生存方式和成长机制,上市公司要进行有效的市值管理,需要做到:成立市值管理的专职机构,建立起市值管理的常态机制;科学制定股权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股权激励的正效应;广泛开展资本市场营销,实现公司价值的有效传播;充分利用资本运作手段,进行有效的购并重组。”刘国芳(2007)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上市公司需要采用不同于西方价值管理的方法来实行市值管理。价值管理主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而市值管理不仅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还要致力于价值实现。”巴曙松和矫静(2007)认为:“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角度进行市值管理,可以大致归结为主业发展和公司管理;上市公司除了要进行内在价值管理外,还必须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因此,上市公司寻求市值的提升,可以从主业溢价、管理溢价和投资者偏好溢价三个维度进行。”伍华林(2007)认为:“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市值管理,需要注重信息披露,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备持续稳定的成长能力和较高的盈利水平。这就要求上市公司既要关注企业短期盈利表现,还要关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既要关注财富指标,还要关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既要关注产品经营,还要关注资本经营。这些都需要构建科学有序的市值管理体系。”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07)就股权激励对公司市值的影响所做的实证研究认为:“实施股权激励能促进管理层、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一致性,同时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对于公司市值有明显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