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的“失落者”

——农村籍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作 者:
王群 

作者简介:
王群 上海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4
分类名称: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199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校心理咨询站从88年成立至今,已经接待了几千人次的来访咨询,据初步统计,农村籍大学生来咨询站的访问率占了85%以上。这些学生觉得压力重重、焦虑不安,没有朋友、没有自信、没有快乐,心理感觉严重失衡,他们往往在校园里是以“失落者”的形象出现。

      一 社会环境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

      (一)城乡差别导致农村籍大学生的严重自卑心理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来自偏僻山村或城市远郊的学生一旦步入喧闹的繁华城市,难免眼花缭乱、新鲜好奇。当他们看到别人的穿着是如此的入时和得体,方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是多么的土气和寒酸;当他们看惯了乡村里那些慵懒散漫的面容,再看看都市人的神采飞扬和自信,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当他们看到城市学生潇洒地旋转于舞厅和卡拉OK厅,而自己连每日的三餐都难以应付的时候,自卑之感便油然而生。笔者曾在心理咨询站接待过几位农村籍的男学生,他们几乎都同样地倾吐了这样的心声:这个城市的繁华离我太远,似乎与我无缘,我们一下火车,就被淹没在茫茫的人群中,在繁华的大上海面前,我们是多么的黯然无光,我们内心很自卑,但又不愿让人知道,于是我们处处设防,十分敏感,生怕上海同学笑话我们,所以我们觉得活得很累。还有一位同学说:为了不使自己在上海同学面前显得土气,一到上海,我就上街去买衣服,当我买来减价的西装穿在身上后,本想扬眉吐气一番,不料,还是引来了议论,说这衣服档次太低,便宜没好货,等等,反正,在这个城市里,我们是处处受气,抬不起头来。

      这些问题,在农村籍大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几年来,由于经济改革,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变的,许多地方依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甚至农民的温饱都成问题。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当人原有的心理定势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当人们的思想状况、情感态度,意志活动等个体内在诸因素来不及协调,那么,人就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个体就会与社会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当他们不能及时渲泻解脱这种不安和焦虑的时候,就会产生迷茫、空虚、焦虑、压抑、紧张等感觉。

      (二)农村籍大学生在群体中地位变化,心理没有重新定位而致强烈的失落感。

      这些外地或郊县的学生在当地从小到大可谓都是出类拔萃的,是当地的优秀生和学习尖子,有的甚至在进大学前还受到过全体摆宴庆祝的厚爱,然而到了强手如云的高校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保持住这份光荣的,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优势不见了,有的甚至落在了别人的后面,他们的心理怎么能一下子扭转过来呢?于是心理问题便产生了。笔者曾经接待过这样两个咨询个案。女学生A是上海原川沙某重点中学的学生,中学时是学习尖子,学生干部,一直是老师的宠儿,然而到了我校后,成绩再也没有名列前茅,各方面也并不显突出,于是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心情一直不好,羞于见人,不愿与人交流,把自己锁在一个封闭的圈里,最后终于导致神经性厌食,体重从原来的90多斤下降到60多斤左右。男学生B,外语系本科学生,他在中学时一直是优等生,英语的笔试成绩也不错,一直是村里孩子们的楷模,他的自我感觉一直很好,然而,在大学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上就出了洋相,他在课堂上的英语朗读被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打断,老师也说他的英语发音带着浓重的外地口音,不标准。这个堂堂的优等生一下子发现自己原来连A、B、C字母都没念准过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沮丧啊!还有一位河南籍的中文系男学生C,在当地也算是一小秀才,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在同学中传阅,然而,当他操着浓重河南口音的普通话到中文系报到时,教师和学生都听不懂他的话,最后只能借助于纸和笔才完成了报到的手续,他此时的心理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说,生活上的差距尚能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忍受下来的话,那么学习上优势的失去,对于这些从小到大一直被奉为学习尖子的农村籍学生来说,这种打击则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生活条件的自叹不如,才使他们发奋努力把所有的自信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学习上,一旦连这点优势都不存在的话,他们的心理便严重的失衡,产生了强烈的“失落”的感。

      (三)长期来,农村学校教育中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造成学生心理的脆弱和缺陷。

      据了解,大多的农村学校,一直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来予以足够的重视,他们的老师只告诉学生,读书好了,可以出人投地,光宗耀祖,可以改变贫穷,却没有教会学生们如何去面对挫折,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如何化解心理适应不良反应等等。试想,这种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坚强人格和意志品格的现代都市人呢?

      另外由于环境的闭塞以及忽视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教育,使一些农村籍学生不懂得爱与被爱,在课堂上谈爱色变,而与此相对照的是民间对性的极度渲染,造成农村学生一方面在性意识上早熟,另一方面又是性知识的贫乏和偏差,因而与异性交往时他们往往会手足无措,无法区分友谊和性爱,不知如何选择理想的朋友,有的则出现性心理的障碍或变态。

      (四)家庭教育的不利而致农村籍学生的心理品质不良

      由于农村籍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低下,有的甚至是几代文盲,在学习上无法帮助自己的子妇,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则训斥、打骂,很难使子女养成良好的意志和个性品格。而有的父母在学习上无法帮助子女,一旦有条件,便想在生活上弥补,虽然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体体面面、不显寒酸,他们对孩子百般溺爱,使孩子目中无人,任性骄横,于是,在新的集体中便不能适应,与人格格不入,难怪有的学生会向社会求助,发出“寻找精神义父”的呼吁。(《解放日报》96年3月5日)

      二 不良的个体心理素质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

      (一)心理素质的脆弱

      由于上文曾经叙述过的农村教育和家庭的影响等原因,这些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以往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势,心理素质脆弱,只能接受成功和荣誉,而不能经受失败的压力,因而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受挫折,一旦挫折强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就会失望自卑,心灰意懒,萎靡不振直至造成轻生、出走等事件的发生。

      (二)个性缺陷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压力和挫折,对不同的人来说会有不同的反应模式,这与主体人的个性特征是有直接联系的,农村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过于自卑,过于自尊,或急躁、冲动、或多疑、好钻牛角尖,或有太强的个人欲望或有较高的期望值,或不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心理缺陷。

      (三)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成熟和不成熟常常会交迭在一起,农村籍学生尤其明显。这些较集中地反映在他们的内心矛盾中,如,自立与依赖,自尊和自卑,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要求与满足,冲动与压抑等等。当这种远离父母、亲人的农村籍学生长期处于内心矛盾,特别是内在矛盾冲突强度加大时,便会心理失衡,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疾病和严重的心理疾患,象神经衰弱、癔病(歇斯底里)焦虑、强迫症大都出于这样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