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07)01-0052-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政府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其间承受压力最大的是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此严峻情况下,作为就业活动主体的民办高校学生,是否已开始摈弃以往高等教育精英时代的择业观念,以一种新的思维与求职方式去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这种观念转变是否引发民办高校毕业生积极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在传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边缘形成一个新市场?同时,民办院校的应用/职业性教育特色与新市场的形成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为了解答以上的疑问,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与梳理,汲取其研究观点,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构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3年在我国沿海地区公办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别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及其择业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展开思考。 一、研究问题·文献梳理·分析框架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入了冰河期。一方面,长期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部门的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出现了大幅度萎缩。另一方面,从1999年开始的扩招又导致了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急速膨胀。这两种来自供求不同方向的变动趋势互相撞击,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急剧下滑。就业率的下滑不仅体现了劳动力就业市场供求矛盾的凸显,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高校就业市场结构本身可能已出现了本质性的变化。 表1概括了1996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动趋势。由此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并非高校扩招的直接产物。以1998年为分水岭,高校学生就业率出现了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亏损所引发的就业吸纳能力的大幅减弱,以及当时政府推行的中央各部委的机构改革,公务员规模削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说1998年出现的就业难现象主要源于劳动力需求方面的紧缩压力,那么1999年以后的高校扩招则是从劳动力供给方面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恶化。
注:表中注有*的数据为该年度6月统计的就业率,而其他数据则为该年度9月或12月统计的就业率。考虑到统计时间的差异,表中所列数据仅为参考提示。 毋庸置疑,在高校就业难的困境中,专科毕业生所承受的冲击最大。但是通过表1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在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化的变动态势中,专科毕业生虽然没有改变在就业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但其就业率却出现了微弱的回升倾向。1998年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前一年度下降了将近50个百分点,跌至42%的低谷。而在此之后,专科就业率却开始逐步回升,并于2005年恢复至62.1%。与此同时,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差异也从2000年的38%缩小至2005年的23%。在这数值变化的背后,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趋势出现了如何变化?针对高校就业难现象出现的成因,部分学者指出,除了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和结构失衡,就业制度的僵化以及国有企业人员吸纳能力的减弱之外,毕业生自身择业观念的滞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但是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质疑:就业难现象早在1998年就已明显凸显,换言之,就业难现象从暴露到进一步恶化,至今已有相当一段时期,并不是一个突发现象。多数高校学生在升学之前或在校期间,通过媒体或其他途径,或多或少地已经目睹或耳闻了这一现象的存在,意识到自身未来即将面临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外部环境的冲击下,作为就业活动主体的高校学生,尤其是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的专科学生,民办高校学生是否已开始以一种新的思维与择业行为去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同时,这样的观念转变势是否引发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开拓,形成一个新的就业市场?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2003年6月笔者在中国沿海地区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的数据,验证如下两个研究假设:(1)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趋严峻,在毕业生择业区域上已出现了公办与民办之间的部门(SECTOR)差异;(2)为了适应当前劳动市场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民办专科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开始回避与公办高校或本科毕业生的直接竞争,即离开传统的高校毕业生劳动市场开辟新的就业域。其结果引发了就业新市场的形成和就业劳动力市场的以需求为导向的水平性分化。 2.文献综述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受非经济性因素干扰最多的市场,而就业者本人的受教育程度则是影响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存在着多种说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间关系的解释模型。作为新古典学派的工资竞争解释模型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工资水平和劳动力流动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本,就业者的劳动报酬之所以低下,与他们的素质和生产效率的较低密切相关。这种依据与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模型的政策建议集中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强调对劳动者的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新古典理论无法合理地解释工人的报酬差别、失业和歧视等现象,因而频频受到其他学派的攻击与责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制度学派。他们认为市场的力量“被弱化、限制,甚至被社会及其他非经济性因素所替代”。该学派认为,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会分割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非竞争群体,并阻止劳动力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自由流动,因此市场因素在决定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工资方面的作用与效率远没有新古典学派所描述的那么理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作为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正是在与新古典学派的争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