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研究评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阎海峰,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上海 200237 程鹏,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237

原文出处:
管理评论

内容提要:

吸收能力理论是近十几年来组织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吸收能力概念本身的定义与操作化;(2)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和组织学习、创新和组织绩效的影响;(3)影响吸收能力的相关前因变量的探讨。本文以此为主线,对国外有关这一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并针对这一研究领域内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后续的研究建议。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9 年 12 期

字号: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之一。作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Grant(1996)指出,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文献表明,知识的这种关键性作用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知识不同于其他容易从外部市场获得的传统资源,作为特定知识集合体的企业,其知识是独特和难以模仿的;第二、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过程,以及路径依赖的特征;第三、企业当前知识存量所构成的基础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和进行配置资源的能力。因此,企业之间在知识上的差异,被认为是导致其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

      从更深层次看,企业的知识存量并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积累过程,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知识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其从环境中识别、消化和利用知识的能力,这就是Cohen & Levinthal(1990)所提出的“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维护和发展吸收能力,对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成功至关重要(Lane & Koka,2006)。此后的十几年间,吸收能力概念被学者们广泛地运用于组织管理研究的各个领域。如今,吸收能力概念已经跨越了战略管理(Lane & Lubatkin,1998;Nahapiet & Ghoshal,1998)、技术管理(Schilling,1998)、国际商务(Kedia & Bhagat,1998)以及组织经济学(Glass & Saggi,1998)等研究领域,与吸收能力有关的研究已经成为组织管理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Zahra & George,2002)。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国外关于吸收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吸收能力概念本身的定义与操作化(definitions and coperationalizations);(2)吸收能力在创新、绩效、知识转移和组织学习等主题中所扮演的角色;(3)影响吸收能力的相关前因变量的探讨。

      吸收能力的定义与操作化

      Cohen & Levinthal(1990)在他们那篇题为《吸收能力:一个关于学习与创新的新观点》的开创性研究中,首次将认知心理学中有关个体认知结构和问题解决的相关概念引入了组织研究领域,并提出了吸收能力这一强调组织学习过程的研究概念。他们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在实践中识别、消化和利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组织原有的知识水平,特别是其在创新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先期投资;(2)组织成员个体的吸收能力,尽管组织的吸收能力并不是个体成员吸收能力的简单加总;(3)组织内部知识分享与沟通的能力。

      如前所述,此后很多领域的相关研究,都沿用了Cohen & Levinthal(1990)提出的这一概念,但是绝大多数文献(1)或只是将吸收能力作为一个有用的学术术语,研究中很少或根本不对吸收能力概念进行任何讨论,当然也不会涉及任何具体的研究维度;(2)或只是截取吸收能力三个维度中的某一个维度进行探讨(其中尤以涉及外部知识获取维度的文献最多);(3)或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概念重新加以解释和利用。比如,Mowery & Oxley(1995)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在处理隐性知识转移以及对外部知识进行利用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广泛技能;而Kim(1997,1998)则将吸收能力简单地定义为包含组织原有知识基础和努力程度两个维度的组织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正如Zahra & George(2002)所指出的那样,由于Cohen & Levinthal(1990)在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中,仅仅给出了吸收能力的一个抽象定义,并没有对这一概念的维度加以明确的区分与细化,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在概念的操作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导致吸收能力概念在得以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本身的定义、组成、前因以及结果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却依然是纷繁芜杂和含混不清的。因此,进一步对吸收能力概念予以清晰界定和操作化,便成为吸收能力相关研究中重要的议题之一(Joglekar,Bohl & Hamburg,1997;Matusik & Heeley,2001)。

      迄今为止,对吸收能力这一研究概念的组成维度(components)、前因(antecedents)、结果(outcomes)以及相关权变因素(contingencies)进行重新界定、扩展或进一步细化的重要研究文献共7篇(Dyer & Singh,1998;Lane & Lubatkin,1998;Van den Bosch,Volberda & De Boer,1999;Zahra & George,2002;Jansen,Van den Bosch & Volberda,2005;Lane,Koka & Pathak,2006;Todorova & Durisin,2007),其中的后4篇文献直接将吸收能力作为研究对象①。

      Dyer & Singh(1998)在从关系视角对合作战略与组织间竞争优势来源进行研究的理论性文章中,对吸收能力概念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伙伴专有吸收能力(partner-specific)”的概念,即一个企业从特定联盟伙伴那里所发展出的识别和消化有价值知识的能力。他们认为,这种吸收能力取决于:(1)伙伴间在多大程度上发展出共同的知识基础;(2)伙伴间在多大程度上发展出可最大化相互间社会技术互动频率和深度的组织惯例。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组织间层面上强调了吸收能力的知识获取维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