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知识资本结构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国琪(1973- ),男,浙江长兴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陈万明(1956-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等教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16)。

原文出处:
科学学研究

内容提要:

在对南京地区15家知名企业中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中知识资本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知识资本结构由五个维度构成:人力资本、管理资本、技术资本、关系资本及市场资本。五维度结构模型与西方关于知识资本结构的组成以及国内现有定性分析存在一定差异。该五维度结构能较好地反映中国经济、文化背景下的知识资本结构组成状况。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字号:

      知识符合资本的特征,能够创造价值[1],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已被广泛认同,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有效管理并发挥知识资本优势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有效管理的前提是知识资本的结构明确,使得管理对象具有明确性以及管理措施具有针对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知识资本结构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国外对知识资本研究起步较早,观点也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斯图尔特从知识资本的价值体现的角度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结构资本(structure capital)和客户资本(costumer capital)三者构成知识资本的框架[2];布鲁金从无形资产的角度把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总称为知识资本,并将知识资本分成四类: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3];埃德文森和沙利文将知识资本分成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和结构资本(structural capital)两部分[4]。斯维比则从知识资本度量出发,并根据瑞典大部分公司对其分类的应用实践,将知识资本分为雇员能力(employee capability)、内部结构(inner structure)和外部结构(extra structure)J三部分[5]。

      国内学者也有几种关于知识资本构成的观点,如申明认为知识资本可分为四个部分: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组织管理资产[6],这与布鲁金的观点比较接近。保建云认为,知识资本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人力资本、管理资本、知识产权资本、顾客资本以及市场资本[7]。陈则孚认为知识资本应该由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声誉资本组成[8]。但国内的几种观点,基本上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其思路,定性的分析出来的几种结果。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资本构成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由于研究角度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对知识资本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如爱德文森、沙利文为代表的二维分类方法,过于简单,不容易理解知识资本内部的关系,甚至其结构资本中还包括财务等物质因素[9],这完全混淆了知识资本的概念,物质资本毕竟只是知识资本价值实现的载体,而不是知识资本本身。在斯维比、布鲁金以及斯图尔特为代表的三维或四维划分,看似非常相近甚至相同,但每个组成部分所包括的内容有较大差异,因此对每个部分的划分和界定还值得商榷。比如斯图尔特的三维模型,虽然较好地揭示了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但对结构资本内部没有细划,无法真正反映结构资本的作用机理。同时,他将知识产权类资本归入到结构资本中,不便于后续操作和分析[10]。

      另外,国外的几种观点的形成,有其背景特点,比如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与中国完全迥异的西方文化等,同时企业的股本结构及运行模式与我国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基于不同环境以及企业特征而分析得出来的知识资本结构状况,与我国实际情况必定存在一定的偏差。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在中国文化以及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西方的关于企业知识资本结构的组成,以及沿袭了其思路的国内现有的知识资本结构的分析,可能不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这种忽略背景下的分析会对后续的评估、计量乃至知识资本的管理及其效率的发挥有着负面的影响,从而会导致效率低下。

      从加尔布雷斯知识资本概念的提出到现在知识经济理论的发展,知识资本逐渐被广泛接受,如果先前此概念理解程度低和认可范围较小而存在实证的非现实性,那么目前的广泛接受情景下的实证应该成为一种可能。因此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实际背景下企业知识资本结构维度作一些探讨,为企业建立相应的知识资本评估、计量以及管理提供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资本的作用,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实证过程说明

      1.1 问卷的编制及测试

      (1)文献的查阅与开方式问卷调查

      首先根据本研究目的,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知识资本的概念及其特征,2007年下半年,研究者先后在高校举行的企业中高层领导干部培训班以及企管类研究生进修班内,在阐明概念及特征的情况下,以“你认为一个企业内除了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以外,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资本有哪些因素?”为题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既包括组织高层管理者,也包括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调查中,先后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84份,回收率70%。

      开放式问卷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采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调查中,受访者累计提供了1512个事件或项目(含重复)。研究者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类。经过多轮反复推敲,共有328项因意义不明确或明显不属于知识资本而剔除。余下所有的1184个可用项目通过多个评判者构建的同意指数(agreement index),经多次鉴别、讨论,分别被归入相互独立且概括性较强的30个类别当中。从而初步得到知识资本结构的类属清单(见表1),形成初始问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