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警觉性研究前沿探析与相关命题的提出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喜武(1975-),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92

原文出处:
外国经济与管理

内容提要:

本文对创业警觉性概念内涵的界定及创业警觉性对创业机会发现、评价和开发的影响等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述评,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命题,为深入研究创业警觉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字号:

      一、创业警觉性概念的提出背景

      在Shane等著名创业研究学者的努力下,创业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基本接受了以创业机会为核心的机会观研究框架。Shane和Venkataraman(2000)给创业研究所下的定义是“所谓创业研究就是研究由谁如何来发现、评价和开发创业机会,进而创造新的商品或者服务”[1]。而创业机会发现(opportunity discovery)作为创业活动的起点,是创业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已经成为近年来创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机会是如何被发现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系统搜寻和偶然发现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行为学派认为,机会是通过系统搜寻来发现的。March和Simon(1958)最早把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引入管理学研究,并且提出了机会发现是理性搜寻结果的观点。继March和Simon之后,Shaver(1991)又引入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机会发现是个体有意识地系统搜集、处理并识别信息的过程,并把创业机会发现归结为个体卓越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过,奥地利学派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个体不可能搜寻创业机会,因为“创业机会在被发现之前是未知的”[2],个体不可能寻找自己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东西;相反,个体往往通过识别偶然获得的新信息的价值来发现机会。比较以上两种观点,前者看重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后者则注重有价值的高质量信息。

      那么,机会又是怎样被偶然发现的呢?现代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Kirzner用企业家发现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精辟的阐释。[3]他所提出的企业家发现理论构成了现代奥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的精髓。在Kirzner看来,企业家发现的概念介于以下两种状态之间:一是通过纯粹的偶然机会获得意外收获;二是通过系统搜寻来发现市场对象所隐含的内在信息,即企业家发现不只是指发现纯粹偶然的机会,而且还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警觉地搜寻来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信息,并且对发现对象的内在信息进行外在化,最终发现创业机会。在不确定的非均衡市场环境中存在着客观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是先进入市场的企业家由于认知上存在偏差或出错而遗漏的,而后来的有胆识、想象力和异质性知识的企业家具有独特的警觉性,就可能敏锐地发现这样的创业机会。警觉的企业家时刻注意着市场,在发现创业机会以后,通过创建新企业、扩大生产或者从事套利活动等来利用和开发市场机会,更好地配置资源以获取利润。创业机会是由追逐利润的企业家在非均衡状态下,凭借自己的警觉性发现的,正是企业家对机会的警觉和发现促使非均衡的市场逐渐趋向于均衡。因此,可以说企业家的创业警觉性是发现创业机会的关键因素。

      这样,我们就了解了创业警觉性这个概念的提出背景,也厘清了创业警觉性的理论渊源。创业警觉性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现代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发现理论,其研究对象是奥地利学派相关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的拓展。从目前的研究内容看,创业警觉性研究主要是在以创业机会为核心的创业研究框架下探讨创业机会发现问题。

      二、创业警觉性研究前沿探析

      创业警觉性研究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研究者们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业警觉性的概念内涵,二是创业警觉性对发现创业机会的影响,三是创业警觉性与创业决策、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这三个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1.创业警觉性的概念内涵。概念是研究的核心,从研究概念入手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清楚地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焦点,从而为理论演绎奠定基础。尽管创业警觉性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和注意力,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创业警觉性的概念内涵。创业警觉性概念内涵的演进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提出阶段。最早提出创业警觉性概念的是经济学家Kirzner(1973)。Kirzner(1979)把创业警觉性定义为:一种不进行搜寻就注意到此前一直被忽略的机会的能力,并认为创业警觉是一个“关注但不搜寻”(notice without search)的过程。1985年,Kirzner对自己所下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指出创业警觉性同时也是企业家积极构想未来的一种倾向。[4]这一观点为后续的机会发现研究奠定了基础。继Kirzner之后,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Stevenson等(1985)在创业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创业活动主要受创业者对机会感知力的影响。[5]Cooper等(1988)通过对创业者的系统研究发现,创业者能通过对市场的“感觉”非正式地或者本能地感知机会。[6]Ray和Cardozo(1996)认为对信息的高度警觉应该先于任何机会的发现,他把这一状态(警觉性)称为创业意识(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并把创业意识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环境内关注和警觉有关事件信息的倾向,即对厂商与消费者所存在的问题、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以及新的资源组合的特别感知力”[7]。

      这一阶段的定义基本上认同创业警觉性是一种关注或感知倾向,但总体来说不够完整,只描述了创业警觉性是什么,对创业警觉性的内涵缺乏维度上的考虑。而其中的有些定义甚至非常模糊,不能清晰地聚焦于创业警觉性的本质。要想进一步界定创业警觉性的概念内涵,还必须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