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创新的机制及核心过程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国群,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 310058);李珮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

原文出处:
预测

内容提要: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布式创新过程是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的由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创造过程构成的知识流循环;分布式创新有赖于主导公司内部知识主体与外部知识主体共同构建的知识网络;分布式创新依知识互补性和知识整合类型的不同,呈现出多样的分布式特征。分布式创新的核心过程是配置过程和激励过程。配置过程是确保“合适的部门做合适的事情”,激励过程则是旨在保证“正确、高效地创新”。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8 年 12 期

字号:

      1 引言

      调动和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建立有效组织,将研发站点延伸到全世界科技精英聚集地区或者产品需求集中的市场中心,同时系统保护企业自身技术,构筑技术和产品的竞争高地,是企业创新竞争中的重要内容。分布式创新就是在创新竞争中一种常用的研发、创新组织模式。这种创新模式要求企业走出独立、自足式的知识中心,向更开放、更加合作的知识生产与利用模式迈进。与传统的以企业内部管理为主的创新模式不同,分布式创新管理要求企业精于网络管理,协调跨文化、跨组织的知识流动与交换。因而如何确定分布式创新核心过程,进而据此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分布式创新管理能力,是保证分布式创新成功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析分布式创新的机制和核心过程,以便为跨国公司或者其他类型企业开展分布式创新提供指导和借鉴。

      2 相关研究回顾

      2.1 分布式创新概念

      根据Coombs和Metcalfe的定义,分布式创新是指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以及相关能力在多个公司和其他知识生产机构之间分布实现的情形[1]。Coombs和Metcalfe在另外一文中特别强调,分布式创新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涉及事先存在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安排来实现创新[2]。Coombs和Metcalfe关于分布式创新的定义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同,如国外学者Andersen等人在此定义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工作[3],国内学者许庆瑞在其《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也采用了Coombs和Metcalfe对分布式创新的定义[4]。

      本文认同并采用Coombs和Metcalfe关于分布式创新的定义,认为分布式创新是由一家主导公司(如跨国公司)发起,选定创新任务,在研发合作伙伴或者内部分支研发机构之间分配创新任务,最后对研发、创新成果进行集成的研发模式。分布式创新是集成创新的一种模式,也是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但其着眼点不同于开放式创新,更接近于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隐含了具有主导性公司的前提,即通过相关的机制安排,其他公司参与并以不同的方式分享创新成果,是分散与整合的统一。由于创新包含研发、试生产、商业化等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的创新都可以采用分布式的结构安排,因而广义分布式创新包含分布式研发、分布式生产及分布式营销等。本文的分布式创新主要侧重于与创新紧密相关的研发及生产阶段。

      2.2 分布式创新实践简介

      (1)主要组织形式

      Coombs和Metcalfe指出了分布式创新的五种主要组织形式:①以市场为中介的分布关系,比如创新外包等;②通用技术导向的多公司合作开发;③应用导向的合作研发;④合资公司合作开发;⑤战略联盟[1]。

      (2)主要集中的领域

      Gerybadze通过对企业创新模式调查发现,分布式创新主要集中于制药、生物科技与保健、信息技术、通讯设备与服务、化工、IT等领域,这些领域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研发支出占整个研发总支出的比例较其他行业高[5]。

      (3)发展趋势

      分布式创新普遍为被跨国公司所采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创新模式。Bowonder和Racherla等人对2004年“财富500强”中320家跨国公司的创新模式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创新模式倾向于分布式,通过合作开发、合作申请专利、从外部获取相关知识的趋势非常明显。他们调查中发现,日本Toyota公司在2004年申请的专利中,大约有35%的专利是和其他公司共同拥有[6]。

      (4)典型案例

      分布式创新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波音公司的创新模式。波音787型飞机从发明、定型、转化、融资几乎都是通过其全球分布式创新网络来实现的。波音787的制造和研发涉及了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和研发机构,其全球性分布式创新网络为波音787缩短了进入市场的时间,且节省了可观的研发费用。

      2.3 分布式创新的相关理论

      Coombs和Metcalfe通过分析技术变革趋势,提出企业分布式创新是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并系统分析了分布式创新的普遍性及意义[1]。这三类技术趋势是:(1)产品中技术多样性水平增加趋势;(2)系统复杂性趋势;(3)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融和趋势。这三种趋势从技术层面决定了产品研发的分布式特征。公司研发与创新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公司内部,甚至固定于单一产业的技术有时候也会变得被动。技术变革的趋势促使企业主动或被动地打破公司范围边界的藩篱,同外部进行技术合作或者合作研发、合作创新。

      西蒙的"近似可分解性"及"近似可分解系统"、"模块化理论"、"松散耦合系统"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分布式创新的理解[7]。有学者从知识经济、全球化、国家创新系统、创新外包等角度解释分布式创新[8],Sawhney和Prandelli等人则基于社会学的视角,把分布式创新理解为“创造社区”(communities of creation),并用交易成本理论、复杂性理论、知识产权理论等论证创造社区的合理性[9]。有关分布式创新过程的研究仅见Gerybadze的研究[5]。Gerybadze把分布式创新过程分为配置和沟通的两个关键过程,具有一定启发性。但是这种分类不完整,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