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至今,西方社会掀起了一股研究垂直专业化的热潮。垂直专业化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一是20世纪后半期,垂直专业化下的国际贸易额呈现大幅度增长,据Hummels,Rapoport和Kai-Mu Yi(1998)的经验性研究证明,在20世纪的最后20~30年里,垂直专业化下的国际贸易额增长了大约30%,占国际贸易总增加额的1/3左右。二是传统Dornbusch-Fischer-Samulson的李嘉图模型,Krugman等人的垄断竞争模型,已经难以解释国际贸易额与关税递减之间的非线性增长问题,所以不得不对原有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重新审视来寻求新的理论突破。 垂直专业化有很多称呼,如“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分割价值链(Slicing up the Value chain)”、“外部采购(Outsourcing)”、“生产的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生产过程的分裂化(Fragmentation)”,“多阶段生产(Multi-stage Production)”,“产品内专业化(Intra-production special)”等。Hummels,Ishii Jun,Kei-Mu Yi(2001)等,对垂直专业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统一界定,即一国用进口来的中间产品生产最终品,或者完成产品的某一个生产阶段,然后出口给其他国家。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够称其为垂直专业化:(1)一种产品在两个或者多个阶段上进行生产;(2)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在产品的生产期间提供价值增值活动;(3)至少有一个国家必须用进口中间投入到该阶段的生产中,产出的一部分必须用来出口。 1 垂直专业化视角下的技术 一阶段生产模型中,技术是生产函数的一个重要变量,决定着厂商的投入产出模式。垂直专业化将产品分解为多个阶段在不同国家生产,最终产品是由多个国家技术嵌入的结果。基于此,胡春力(2003)从技术的角度,认为垂直专业化是一种"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过程中,按照'价值链'的比较优势,从生产组织上把技术密集工序和劳动密集工序在空间地域上分开的分工体系"。 与早期将技术外生的研究方式不同,Kai-Mu Yi (2003)的两国动态李嘉图垂直专业化模型,将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 1.1 模型的假设条件 两个国家:本国(H)和外国(F);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每个国家消费和投资一个非贸易的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分三个相继的阶段进行生产。在阶段1和阶段2,产品的生产是一个[0,1]闭集,这个阶段的产品是可贸易的,每个国家都有专门的技术进行两个阶段的生产。因此,在[0,1]闭集上,有四种可能性的生产方式来完成每个产品的两阶段生产,即HH,FF,HF,FH,其中HF∪FF∪HF∪FH
[0,1]。阶段3为产品的组装阶段,经过前两个[0,1]闭集的生产后,产品将给无成本地组装成非贸易的最终产品。 1.2 技术 阶段1,产品由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生产:
1.3 企业 每个企业以资本和劳动组织生产,但是对于阶段2的企业而言,阶段1的产出将被作为阶段2企业的投入。 阶段1企业的利润函数::
阶段2的均衡条件为:
式(20)中,决定垂直专业化静态均衡的几个变量分别是相对要素成本,包括资本和劳动,关税水平和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异。 2 技术创新对垂直专业化的影响 式(20)给出了一个垂直专业化静态均衡下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式(20)两边取对数并进行微分: 国与国的技术替代弹性主要由各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流动壁垒所决定。假设H国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当F国的技术发生变化,H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新的技术来适应F国技术变化,技术替代弹性将比较小。假设H国与F国之间不存在技术转移壁垒,当H国开发一项新技术,可以无成本低转移到F国,两国的技术替代弹性也将比较小。实际上,国与国之间的技术流动壁垒是永远存在的,特别是专有技术,所以,影响技术替代弹性的,主要是各国的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