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管理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特征: 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而消费者的行为也变得更具选择性,表现为过去的崇尚时尚转向标新立异,突出个性。这种社会需求的重大变化,要求现代企业的生产要具有高度的灵活反应能力,也就是能迅速向顾客提供他们所需的量少、质高、多样化的产品。与此相适应,现代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其传统的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要转变到能对顾客多样化的、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的弹性生产方式上来。 2、随着当代新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 现代企业不断把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生产中去,借以提高企业生产的电脑化、自动化程度。 现代企业借助高新技术的力量,通过弹性的生产方式,达到了产品生产的高效率和灵活性,从而大大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弹性生产的研究,成功地安装了一条灵活生产线,可以在这条线上生产出20多个品种和型号的汽车,使丰田的生产效率由过去的75%提高到95%以上。 现代企业发展特征的新变化,导致了现代企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进而要求有现代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与之相应。于是,一种以作业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GM),简称作业管理便应运而生。 二、作业及作业管理 所谓作业是指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作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的各种作业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后续作业或产品是其先行作业的“顾客”,形成作业链。同时,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因此,作业管理者不再从“产品”或“市场”来定义企业,而是以其所发生的“作业”来定义。产品或市场只不过是一种表象,作业才是实质。企业管理应深入到作业水平,通过对企业作业的管理来满足顾客的需要,实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 按照作业管理者的观点,企业的作业虽然成千上万,但基本上可归为四类:①增值非有效作业②不增值但有效作业③不增值非有效作业④增值并有效作业。增值作业是指有利于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也就是说,这种作业的减少会影响顾客对所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及质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例如组装零部件便是一种增值作业。反之,则称之为不增值作业,如各种形式的与存货有关的作业(存货的存储、维护、整理),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进行的返工改制等。不增值作业可视为一种浪费。有效作业是指在完成过程中没有消耗过量的资源的作业。一般是通过与其它企业先进水准的作业进行比较以判断某项作业或企业整个作业链是否有效。从长期看,第2和3种作为由于不能为最终产品增加任何价值,应尽力消除之,以降低产品成本。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取消,而应首先改 进导致不增值作业发生的现行机制。所以在短期内,应先尽力提高第3种作业的效率。当然,第1种作业也须改进。 为了保证作业管理的顺利实施,成本计算也相应地要深入到每一个作业,进行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计算是根据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先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照成本对象对作业的使用情况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它与传统成本计算完全不同:首先,它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来计算产品成本。另外,作业成本计算不是简单地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从前因看,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形成一个作业的必要性如何?要追踪到产品的设计环节,因为索本求源,正是在产品的设计环节决定了产品生产的作业组成和每一作业预期的资源消耗水平,以及通过作业的逐步积累而形成的产品最终可对顾客提供的价值的大小和由此可取得的顾客愿意支付的代价。从后果看,作业的执行以至完成实际消耗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的耗费可对产品最终提供给顾客的价值作多大贡献?对所有这些问题及时进行动态分析,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寻求最有利的投资方向。因此,与其说作业成本计算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实现成本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作业管理利用ABC提供的动态信息, 不断改进企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其要点可归结为:①设计产品生产作业方案,尽可能选择低成本作业。产品的成本与产品的设计密切相关。执行各种产品设计方案所需作业不同,各种作业耗费也不同,要降低成本,就必须使产品设计在保证必要功能前提下,尽量选用成本较低作业,消除不必要的作业,降低产品作业消耗,把产品设计深入到价值与作业的平衡上。②在生产作业计划时尽量实现作业共享。只有通过共同分享同一作业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有效利用资源,节约人力物力。③通过作业分析,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减少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和作业量,消除不必要的作业量,进行日常成本水平控制。④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编制资源使用计划,重新配置有限资源。 三、作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业管理把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水平,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在层次上大大地深化了。正如生物学深入到分子水平而形成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上是一个重大的革命性变革一样,企业管理把管理重心深入到作业水平而形成作业管理,可视为继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于本世纪初创立的“科学管理学说”以来,在企业管理上又一个重大的革命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