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家成长模式的实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邢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根据企业家成长模式分析框架,利用对211名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研究了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结果表明,应当按照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企业家及民营企业企业家两个整体,分别对他们成长的现实模式进行描述。国有企业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是以积累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为主导的模式,而民营企业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是以积累企业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主导的模式,它同时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和制约。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6 年 09 期

字号:

      一、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背景

      在古典生产阶段,由于物质资本的相对稀缺和人力资本的相对过剩,物质资本不但雇佣劳动,而且支配劳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是人格化的物质资本,或者说,企业家是一定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因此,是否拥有物质资本,成为个人能否成为企业家的重要条件,物质资本的积累是企业家的首要成长目标。

      随着现代企业组织的发展,企业家才能和管理才能这些人力资本从“资本”中分离出来。市场范围的扩大、交易内容和形式的复杂、企业组织的成长,使企业家与企业管理人力资本的分立不但势在必行,而且有利可图。古典“资本家”逐渐一分为二,一方面是单纯的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另一方面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经过这个过程,人力资本转化为资本的概念得到人们的承认,并不断地与物质资本进行抗衡,推动“经理革命”的发生,使人力资本成为企业家资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和网络分析方法的引入,企业家资本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从外部社会而不是企业家个人特性或背景来研究企业家的成长,注重社会文化背景和企业家个人的社会背景对企业家活动动机和能力的影响。可见,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研究弥补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研究的不足。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将企业家从单纯的经济资源要素提高到资源运用的主体地位,从只有人才具有的社会地位的角度研究企业家。因此,企业家社会资本理论对企业家审视的层次要比企业家人力资本更高,更接近于企业家本身具有的主体生存状态,将企业家人力资本从单纯的个体研究扩展到群体的、社会关系层面的领域。

      (二)分析框架

      从企业家资本研究的演进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企业家资本的认识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从物质资本到人力资本再到社会资本,人们对企业家资本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完善,相应地,关于企业家的研究也不断加以深化与完善。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认为,企业家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经营企业为自己的职业,通过利用自身的企业家资本,对企业各项活动进行综合协调,做出判断性决策,从事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效结合。企业家资本包括企业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

      相应地,我们可以把企业家成长界定为:企业家适应一定制度环境,积累自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过程。这个概念中的“积累”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包含了三类资本数量的增加、范围的扩大以及质量的提高等多重含义,既是企业家三类资本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是企业家不断运用三类资本的过程,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有机统一关系。因此,企业家成长的研究可以从企业家物质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入手,沿着三个维度的独立与交叉展开研究,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从该理论分析框架中可以看出,企业家成长是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结果。企业家成长的构成要素是相同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企业家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积累的主导资本类型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企业家成长模式。从理论上讲,根据企业家三维资本的组合关系,我们可以将企业家成长模式分为物质资本主导模式、人力资本主导模式、社会资本(特别是政治资本)主导模式、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双重主导模式、物质资本与社会资本双重主导模式、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双重主导模式以及三重资本模式等。

      从企业家资本的三个维度,综合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选出企业家成长模式的具体分析指标。

      1.企业家物质资本。有关企业家成长与其物质资本拥有量关系的研究很少,李新春(2000)提出,个人积累的资金约占创业资金的一半。可以说,企业家成长与其拥有的物质资本呈正相关关系。本文主要采用企业家自有物质资本量和企业融资难易程度两个指标,对企业家物质资本进行分析。

      2.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属于人力资本范畴,是诸多人力资本中的一种。企业家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素质、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萨伊,1804;马歇尔,1919;knight,1921;熊彼特,1932;Penrose,1959;德鲁克,1985;Stevenson,1985;池本正纯,1985;乔治·吉尔德,1992;科特,1997;袁宝华,1997),我们认为,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应具备的各种个人条件在质量上的综合,它由智力素质、品行素质、心理素质、知识与经验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组成。企业家能力是指企业家解决与其职能相关的各种问题的本领、技能及其自身学习发展的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技术能力等。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企业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体现其职业特点的独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包括事业心、进取心和创新精神等。

      3.企业家社会资本。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如布迪厄(Bourdieu,1980)、科尔曼(Coleman,1988)、普特南(Putnam,1992)、边燕杰(1999)、石秀印(1998)、丁栋虹(1998)、黄泰岩和牛飞亮(1999)、戴维森和赫尼格(Davidsson & Honig,2002)、安德森和米勒(Anderson & Miller,2003)等,我们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指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通过促使企业家进行交易与协作等特定活动而产生效益的资源,包括社会关系网络、道德信任和声誉等。其中,社会关系网络又包括市场网络、环境网络、内组织网络和个人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