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如何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3]。而企业战略性绩效测控正是因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及企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特定的指标和标准,运用科学的经济计量模型,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其有限资源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必备的条件所做出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评判,并进行有效的控制[4~8]。企业战略性绩效测控系统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它能将战略目标具体化,一方面能有效地引导管理者的行为,促进组织内部目标一致,另一方面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因此,科学的战略性绩效系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它能使企业各方综合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建立和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配置有限的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9,10]。 本文首先对企业战略性绩效系统的理论发展进行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企业战略性绩效的测量维度和指标、战略性绩效测控的框架体系、目前战略性绩效测控系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最后指出企业战略性绩效测控系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2 战略性绩效测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2.1 战略性绩效测控系统的理论发展 对战略性绩效的探索始于1891年美国“管理科学之父”泰勒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11]。100年来,对企业战略性绩效的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逐步发展和深入探索的历程。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Ross提出了一种采用访谈方式了解部门绩效的思想;同一时期美国管理咨询大师詹姆斯·麦西金也提出了要对企业经营状况定期进行评价的观点;1950年Martindell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社会贡献、组织结构、公司财务、董事会业绩分析、生产率等,并被广泛采用[12~14]。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会计在“计量企业业绩说明书”中从财务角度提出了净收益、每股盈余、现金流量等8项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计界又提出“权变理论”,要求企业随机应变,及时有效地对社会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权变业绩计量”体系是一个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复合评价体系,首次将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从而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企业生命力[15,16]。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管理技术,如BPR、TQM、JIT、ERP、并行工程、柔性制造、世界级制造、虚拟制造等。与之相对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指标也应运而生,其突出的表现是企业由过去单纯重视财务指标向注重财务指标和技术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等非财务指标并重转变[17~19]。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企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提出需要建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对产品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情况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制造过程物料的消耗状况、制造过程能源的消耗状况、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产品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产品寿命终结后对环境的污染状况等[20]。 我国自建国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在不断探讨企业绩效的测控问题,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改革开放以前,国家侧重于对企业经营效益进行评价和考核,主要考核指标是企业的生产产值、企业规模和产品质量等。考核方法是将企业的年终完成结果与年初计划比较,以此确定企业经营效果。改革开放以后,曾推行以利润承包为主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考核指标主要是利润完成情况和上交利润情况,考核办法是实际完成情况与承包指标对比,从而确定经营绩效。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继续进行行业和区域评价的同时,评价对象开始转向具体企业,评价内容也由原来以反映总量为主,如企业规模和产品产量,转向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核算等方面,评价指标也由单纯的总量指标,转向系统化的以比率指标为主导的评价指标。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的重心也逐步由成本管理向客户管理发展。这时,主要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的弱点也暴露出来,如它仅用可量化的财务指标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易诱导企业的短期行为等,不利于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针对财务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1999年6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及《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细则》,2002年2月又对其中的指标作了修改。该《规则》在指标设置、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上都进行了重要的改进,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政府颁布的最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而《规则》的侧重点是财务指标,其权数占80%,非财务指标仅占了20%,而且这些非财务指标都是以定性指标的形式出现,通过专家评议得出指标分数,这无疑会影响这些指标在评价中的客观性。另外《规则》设计的指导思想偏重于政府管理要求,忽视了企业经营管理要求,它以企业过去绩效的评价为中心,很难反映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能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有效的服务[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