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能力的层次结构及其经济学分析

作者简介:
刘洪伟,厦门大学经济学学士,天津大学管理学硕士、博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后/和金生,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孙冠南,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 程学院/郑恩泮,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原文出处:
南开管理评论

内容提要:

与其说完全竞争均衡状态下企业之间的产品具有同质性,倒不如说企业的资源能力具 有同质性。资源能力的不同质量状态构成了竞争优势分析的横向分析线索;三种主流战 略管理理论分别解释了竞争优势来源的三个不同层次,构成了竞争优势研究的纵向研究 视角。以一般资源能力作为研究分析的理论基点,从可交易资源能力的角度,可以折射 出各种资源能力对企业竞争地位和状态的影响,并为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纳入主流经济 学研究范畴奠定基础。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5 年 10 期

字号:

      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波特的竞争优势外生论沿用产 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研究范式,通过对产业吸引力和企业定位的分 析,提出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产业内部五种竞争力所形成的竞争状态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吸 引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赢利能力,因而,对产业的有效选择和在产业中的恰 当定位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1]资源基础论则在资源异质性假设基础上,形成了 一个明茨伯格所说的“资源—战略—绩效”的研究范式和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使用” 的分析框架,[2]认为企业是一系列难以模仿的资源的集合体,资源的差异导致了战略 的差异,并进而决定其绩效的差异。而核心能力理论则把企业看作是各种能力的集合体 ,认为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具有独特性、价值性、延展性、不可模仿性 和难以替代性的核心能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 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3]并是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随着对企业竞争能力研究的一步步深入,资源和能力的知识特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 认同。“知识正在成为关键资源,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甚至是唯一来源”;[4] “在日益动荡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不取决于它拥有什 么,而取决于它知道什么”;[5]具有异质的、路径依赖的、不可交易和难以模仿的知 识体系,以及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组织持久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6]因而 ,“竞争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在组织的背景下高效地创造和转移知识,从而导致了知 识基础论的产生,并使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与知识管理紧密联系起来。”[7]

      然而,当把资源看作是“企业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质、信息、 知识等,它是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效益而用来创造并实施战略的基础”时,[8] 资源基础论、能力基础论与知识基础论实际上并不构成根本性的矛盾在有关资源与竞争 优势的关系问题上,巴尼(Barney)通过对企业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三 类资源的分析,认为资源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亦或与竞争力无关,仅有那些对企 业竞争能力起促进作用的资源才是战略资源。[8]为此,贝特罗夫(Peteraf)提出了基于 战略资源的四种竞争战略,即以资源异质性为核心的战略,基于不完全模仿能力和难以 替代能力的事后限制战略,基于企业具有较高效率利用可交易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战略 ,以及基于“先发优势”的事前限制战略等。贝特罗夫认为,第一种战略可以使企业获 得静态的李嘉图租金,后三种战略则可以使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9]

      尽管有关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人们对企业竞争能力的认识仍处于定性化探 讨阶段,竞争优势被看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由来模糊性”和“社 会复杂性”。[3]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层次结构分析,从可交易资源、知识 和能力出发,以一般资源能力与竞争的均衡状态作为理论基点,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建立一个竞争能力的动态演化模型,以透视各种资源能力对企业竞争地位和状态的影 响,以期为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清晰的分析研究框架,并为其纳入主流经 济学研究范畴奠定基础。

      一、企业竞争能力的“双因素”与三因素问题

      针对组织中影响人的行为动机的各种因素,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 健因素是必要的、前提性和不可缺少的因素,具备这些因素并不能使员工感到满意而提 高工作的积极性,而它们的不足却会导致员工的不满而降低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因素则 是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它们的欠缺不会导致员工的不满,而其改善却可以使员工感 到满意,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10]

      运用“双因素”的理论逻辑来考察企业的竞争能力问题,可以发现,核心能力理论的 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这样一个假设,即企业的全部能力可以划分为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两 大部分。一般能力也就是同行业企业普遍具备的能力,是企业进入一个行业或者维持在 该行业中生存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保健因素。核心能力则是一 个企业所拥有的不易为他人学习和模仿、能带来超额收益的独特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 优势的激励因素。基础管理扎实、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企业并不至于迅速破产,但也不可 能获得竞争优势和良好业绩;而拥有建立在一般能力基础之上的核心能力的企业则恰恰 相反,能在市场竞争中“超凡脱俗”,并享受超额利润。

      作为进入或维持在一个行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的一般能力,具有同质性、壁垒性、动 态扩展性、系统性和沉没成本等特性;而作为决定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则具有异质性、生命周期性、增值性、单项突出性、路径依赖性与自觉生成性等。[11] 一般能力是基础性、前提性的因素,不具备这些能力也就不具有竞争的资格和机会;而 获得资格和机会并不等于拥有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则是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它们的不足 只会导致平庸但还不至于濒临绝境;而具备这些因素却可以使其“鹤立鸡群”,显著提 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