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元。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因严重资不抵债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其首席执行官陈久霖被停职调查。一个被誉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一面旗帜”的国有垄断型企业,就这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垮台了。 作为国有海外上市公司,中航油(新加坡)在石油期权市场豪赌失败引起广泛的关注,各种新闻媒体对中航油(新加坡)事件都作了相当详细的报道和评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中航油(新加坡)所涉及各种风险做一个全面的探讨,从而对于国有企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有所揭示。 此次中航油(新加坡)事件最为引人注目之处,是海外上市66国有企业投机于杠杆能力很高的金融衍生产品而酿成巨额亏损。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开放,在国内不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实际交易人员,对于各种衍生工具所包含的风险的了解都非常的有限,对衍生产品风险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缺乏实践体验。由于衍生产品种类多而且运作机理相当复杂,除非有相当专业的培训,否则不容易了解其运作,更何况评估其风险大小。因此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政府一再叮咛不可涉足投机性的衍生商品交易,只能用于对冲本身因大宗商品价格、利率、汇率等波动所产生之风险。但近十年来,由于监管不是,中国有不少惨痛教训。如1998年株洲冶炼厂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产生的1.756亿巨额美金亏损以及1994年上海中信投资的金属贸易部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因铜价上扬,无法缴纳巨额保证金而产生的4000万元美金损失。这些事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而这次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国家面临的损失更大,不单是在财务上,更因在此事件中暴露出若干海外上市公司内部监管的问题,对投资者的信心给予了重创。本文的分析,将从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监管风险、博弈风险、市场风险几方面开展讨论。为了对中航油(新加坡)涉及到的风险程度有一个量的考察,还将对中航油(新加坡)市场风险的VaR进行估算。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对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对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中各种风险发挥的作用进行讨论,接着用不同的方法对中航油(新加坡)的风险值进行估算,从而对中航油(新加坡)的风险程度有一个量的认识。最后结合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给出一些关于企业风险内控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的回顾 1、中航油(新加坡)的发展 中航油(新加坡)的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5月的中国航空油料运输(新加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为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国内航空公司油料的垄断者。1997年陈久霖赴新后,即说服母公司将中航油(新加坡)转型为石油贸易公司,为母公司系统的所有石油用户采购石油。借母公司之便,中航油(新加坡)的采购量占中航油总公司系统全部用油量的98%强,而且中航油总公司的所有下属公司都必须通过中航油(新加坡)在海外进行采购。就这样,中航油(新加坡)逐步建立起中国航油垄断进口商的地位,净资产从1997年的16.8万美元迅速增长到2004年9月的1.5亿美元,并于2001年11月在新加坡挂牌上市。此后,其市值名列新加坡600多家上市公司的第23位,被标准·普尔评为中国海内外上市公司的第40位,是新加坡唯一入选的中资企业;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百家上市企业的第47名,还先后列为美国道·琼斯和英国《金融时报》蓝筹股,成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一面旗帜”。中航油(新加坡)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油品现货交易,上市伊始,就涉足石油期货交易。2003年下半年,中航油(新加坡)无视中国证监会、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外汇总局联合颁布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之规定》,开始投机于风险较大的石油期权这一场外交易品种。 2、中航油(新加坡)剧亏始末 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航油(新加坡)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到年底公司的盘位是空头200万桶,而且赚了钱。后来石油价格一路攀升,到2004年3月28日为止,公司已经出现了580万美元的账面亏损。公司采取了展期和无限开放头寸的办法来掩盖当期账面亏损,押赌石油价格下跌。而油价没有停止上涨的势头,中航油(新加坡)的整个交易变成狂赌。到2004年10月为止,中航油(新加坡)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万桶,超过了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1700万桶两倍还多;而此时的账面亏损量已达到1.8亿美元,还出现了8000万美元保证金缺口需要填补。但是,中航油(新加坡)仍未考虑收手,而是向母公司请求资金支持,母公司当时接纳了中航油(新加坡)提出的“内部救助方案”,并通过股份减持,放弃收购的方式为中航油(新加坡)筹款补仓。2004年10月26日,中航油(新加坡)的对手日本三井公司发出违约函,催缴保证金,中航油(新加坡)被逼在油价高位部分斩仓,造成实际亏损1.32亿美元;至2004年11月8日,公司再度被逼斩仓,又亏损1亿美元。面对越来越难把握的局面,中航油集团着手向主管部门请示,国资委最终决定不对中航油(新加坡)进行无原则救助,使中航油(新加坡)的资金链断裂。2004年11月29日,中航油(新加坡)申请停牌;翌日,公司正式向市场公告了已亏3.9亿,潜亏1.6亿的消息,并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