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外包优化模型构建与外包对象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德鲁(1978-),男,山东邹城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产业转型与系统建模。Email:wdlzf7881@hotmail.com; 周敏(1962-),男,四川威远人,工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州市,221008。

原文出处:
经济管理·新管理

内容提要:

构建了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与核心能力观的资源外包优化模型,对企业资源的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环节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系统模糊优选模型对价值链环节进行定量分析,并用试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企业管理研究
复印期号:2005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766(2005)04-0020-0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资源外包业务在世界范围逐步兴起,大多数组织转而求助于资源外包以获取竞争优势,Nike、Sun Microsystems、清华紫光等公司都在大力推行外包战略(Cross,2002)。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交易与一体化之间的基于协作的策略选择,外包行为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资源管理策略和组织设计方法。在资源外包的过程中,确定企业资源层次和外包目标是外包战略运行的基础,也是影响外包成败的关键之一。外包对象选择的失误将增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Teece,Shuen,2002)。例如,凯玛特(K-Mart)通过把大部分物流作业外包出去,短期内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却丧失了对物流的控制,最终在同沃尔玛的竞争中失败。然而,当前有关资源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承包商选择(Weber Charles,1998;Srinivas Talluri,2002)和供应链治理机制(刘春林等,2002;姚建明等,2003)等领域,对外包对象选择的研究鲜见大批成熟的论文或论著,成为资源外包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基于交易费用与核心能力理论的外包优化模型,对企业资源的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模糊优选理论(陈宇煜,1994)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实现对企业各价值链环节相对重要性的评价和外包对象选择。

      一、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与核心能力观的资源外包优化模型

      当前,有关企业资源外包对象选择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进行的(Arnod,2000)。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比喻的那样,一个没有交易费用的社会,宛如自然界没有摩擦力一样,是非现实的。资源外包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在其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交易费用。实际上,在资源外包过程中不但存在显著的交易费用,而且交易费用是决定资源外包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外包过程,主要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

      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系统中,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在整个价值体系中,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即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而低效率的劣势环节将降低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对价值体系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以交易费用与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基于企业层级环境与市场环境的考虑,以资产专有程度、战略脆弱程度和资源特性为维度构建企业资源外包优化模型。其中,资产专有程度表示资产对某一产品的专用性的强烈程度,资产专有程度的大小会对外包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战略脆弱程度则用以衡量某项活动被外包后,由于市场失效导致企业蒙受脆弱性影响的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该活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能力。该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与核心能力观的外包模型设计

      由该模型可知,根据企业内部的层级协作程度以及外部的市场协作程度的高低不同,企业可采取自制、内部外包、外部资源外包以及市场购买等4种战略选择。按照资产专有程度和战略脆弱程度的高低不同,结合资源特性,企业资源划分为核心资源,外包资源以及市场资源3个层次,核心资源是支持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企业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的资源平台;外包资源是为企业提供特定属性的产品(或服务),与核心业务强相关的补充性资源,市场资源则是可通过市场购买的标准化产品或资源。只有核心资源应保留在企业内部,补充性资源则可通过联盟或外包来处理,而其他一些战略价值较低的资源,可在市场上公开获取。

      二、企业价值链环节相对重要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对企业资源层次和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原则,按照分层构造原理,本文从资产专有程度、利润贡献能力、业务关联性和特质属性等4个侧面确定反映价值链各环节相对重要性的指标体系。以资产专有程度侧面反映交易费用大小;以利润贡献能力、业务关联性和特质属性3个侧面综合反映各链环节在企业价值链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企业价值链环节评价的多层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在专家问卷的基础上,用AHP中的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确定各层次中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如图2所示。

      

      图2 价值链环节相对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该指标体系中,供选承包商数量和活动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将会影响到外包过程中的搜寻成本,而供选承包商质量的高低将会影响到谈判成本和事后履约成本;价值增加值和单位成本增加值两项二级指标分别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两方面反映该环节的利润贡献能力;纵向关联度反映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企业与承包商在该环节的关联性高低,横向关联度反映企业价值链内部该环节与其他环节关联性高低;经营歧异性表征企业相对竞争者而言,在该环节所具有的差异性竞争优势,资源约束性则表明企业在该环节所具有的资源禀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