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绩评价是指出资人对企业经营效果的评判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估。本项研究的目的,就是从政府出资人代表的监管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中国企业效绩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索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综合效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以促进在中国尽快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企业效绩评价制度。 一、效绩管理与效绩评价基本理论 效绩管理是以考察企业经营者业绩和企业运营效率为核心内容的集合性管理,是世界范围内现代企业的一种新兴管理模式。其以效绩为核心,将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各个部门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了经营者、职工、业务部门等个体利益与公司整体战略利益保持一致,因而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要求的企业管理形式。 (一)效绩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 1.知识经济突飞猛进需要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2.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迫切要求加强企业效绩管理。 3.效绩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优秀企业的成功之路。 (二)国有企业必须加强效绩管理以应对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双面刃”效应: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先进的技术进步手段;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直接面临来自全球优秀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为此,中国企业必须迅速完成“生产型管理”向“效绩型管理”的转型,通过建立以效绩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1.效绩管理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 企业发展质量直接关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当前中国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资本质量不高,特别是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包括待处理资产净损失、资金挂账、三年以上应收账款等)问题严重;二是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适用度低下。这与中国企业的管理薄弱,管理与效绩脱节有直接相关性。长期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是以产品和产量为核心内容的“生产型管理”,重视的是产量和产值,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很少关注和研究企业的行业发展状况、市场特性、客户需求及技术变化,结果造成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企业亏损严重、低水平重复发展等问题。因此,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需要尽快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效绩管理是以效绩为核心的企业现代管理形式,要求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必须围绕提高企业效绩进行,并将效绩作为考核企业行为的最终尺度。因此,实施效绩管理,将有助于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发展质量: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中国企业的资本质量;有利于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即知识和技术贡献率)。 2.效绩管理是政府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有效方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逐步改变了政企不分的格局,并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分离。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法也由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并由此在政府和企业间渐进形成了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与代理关系,即:国家或政府作为出资人或所有者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所选择的企业经营管理层。 一般而言,所有者希望的是他们投入的资本实现尽可能多的增值和股票价格的最大化;而经营者则可能会通过更多的生产或其他手段使自身效用最大化。这种利益的不一致必然会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但如果代理成本超过了一定限度,所有者会弱化监督,甚至放弃监督,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因此,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国有企业管理监督形式,既可以使国家或政府在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下,实现国家资本收益最大化与经营者劳动收益最大化的有机结合;又可以降低国家所有者的代理成本。 从世界优秀公司经营实践看,效绩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一是效绩管理是以投入产出比为核心的一套完整、科学和规范化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的,不仅有反映企业经营水平、发展能力、贡献能力等客观指标,还有反映企业经营者道德水平、技术创新水平、技术装备水平、市场占有能力等定性指标,能客观地、全方位地反映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绩,满足政府评价和了解经营者经营才能和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二是由于效绩管理是基于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上的管理方式,其对管理对象的评判以指标综合考核结果为基础,因而政府可以在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借助社会中介力量对企业进行以效绩为核心的客观、公正评价和考察,并将结果与代理合约所规定的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责任进行比较,以此作为考察和管理企业的基本依据。 3.效绩管理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前提。 现代代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的成败起决定作用,而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对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方案是所有者作为委托人调动经营者代理人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而且两权分离的程度越高,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缩小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差异,降低所有者监督成本方面的作用就越高。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情况下,对于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