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知识工人的培养与开发实证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原文出处: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正面临着产业全面升级、产品技术含量逐步提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机遇与挑战。这一变化要求中国知识工人的自身素质通过在企业中的继续教育得到极大的提升。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知识工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培养与开发知识工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系统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培养与开发机制。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9 期

字号:

      世界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提出,我们正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已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资本的比例已大于资金资本。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从主要依靠体力向主要依靠脑力转变,工人是这种转变的典型代表。主要依靠脑力来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员就是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

      第一类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人员,第二类是传统制造企业生产线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工人。今日全美就有大约60%以上的劳工属于知识性劳工,对于知识工人的培养与开发成为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2004年,笔者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面向大型传统制造企业和IT企业收集了关于知识工人培养与开发情况的数据,从了解目前知识工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的基本情况入手,并调查了企业在培训频率、培训方法和内容,从而提出企业对于知识工人的培养与开发机制的改善方法。

      我国知识工人现状分析

      两类知识工人呈现年轻化、知识化

      本次调研发现(见表1),第一类知识工人的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5~35岁,占到总人数的72%;其次是35~45岁以及25岁以下,分别占到14%和12%。从学历结构来看,第一类知识工人中73%具备本科学历,14%具备研究生学历,这样的年龄结构和信息化社会到来的时间是基本吻合的,而且由于近年来中国高校扩招培养的大量本科和研究生加入劳动力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22~30岁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第一类知识工人队伍中间来。

      表1 知识工人的年龄和学历结构

       年龄 学历

      第一类知识工人

      第二类知识工人

      第一类知识工人

      第二类知识工人

      25岁以下

      12%

      15.1% 高中* 0%

      18.4%

      25~35岁

      72%

      66.5% 大专 13%

      42.4%

      35~45岁

      14%

      15.7% 本科 73%

      36.5%

      45~55岁2%2.4% 硕士 13%2.4%

      55岁以上0%0.3% 博士 1%0.3%

      由于国家大力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效果初见端倪,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技术工人开始进入制造业。2002年国家统计局对60家制造企业完成的调查显示,我国的第二类知识工人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达到38岁,出现了断层的危险。但是从本次统计的结果来看,第二类知识工人中有71.5%是处于25~40岁之间,具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第二类知识工人占到了样本整体的78.9%。这是本次调研发现的一个可喜的变化。这样的年龄和学历结构意味着我国的第二类知识工人的断层的现象开始逐渐缓和,40岁以上的技术工人开始让位于新一代的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第二类知识工人。

      知识工人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工人的工作环境。现代化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将被编织成一个网络:机器是手,监测仪是眼睛,电脑控制室就是大脑。知识工人将告别过去温度高、噪音大的工作环境,而是待在安静舒适的电脑控制室里,每天根据生产计划给电脑下达生产品种和数量或者依靠软件来设计产品。机器运转后,电脑开始以各种动态图表显示着纸张幅宽、张力、温度、湿度等,将生产过程反馈给工人掌握,整个生产过程协调、高效、有序,这就要求新一代的知识工人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我们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知识结构的定义,从8个方面调查了知识工人的知识结构(见图1)。

      

      图1 知识工人知识结构图

      本次调研发现,新一代的知识工人所具备的基础知识结构越来越全面且有所差异:

      (1)第一类知识工人的知识结构显然比第二类知识工人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在知识结构的每一个维度,掌握该维度知识的第一类知识工人的比例都比第二类知识工人要大,这说明劳动力市场对于两类知识工人的素质要求是有差异的,由于工作内容不同(第一类知识工人在知识面、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要求更高)对于第一类知识工人的要求也更高。

      (2)超过30%的第二类工人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外语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尤其值得肯定的是73.3%的第二类知识工人懂得计算机操作(见图1)。这样的知识结构是适应在生产活动中操作自控机床等设备的基础;同时,第二类知识工人知识结构的丰富也说明我国工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年龄与学历结构以及基础知识结构说明,我国的知识工人为满足以数字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我国企业对于知识工人的培养与开发现状调查

      目前我国的知识工人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呈现出较合理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知识工人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但是我们更加关心的是知识工人进入企业后是否能够得到有利于他们长远发展的培养与开发,从而保证他们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的增值。

      企业对于两类知识工人培养与开发投入力度不足

      本次调研调查了知识工人在企业中学习业务知识的主要方式,结果表明,知识工人的主要学习方式包括师父带徒弟、工作中摸索、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4种形式,后3种方式我们认为是企业“有意识地培养方式”。从表2我们发现,有意识地培养和开发两类知识工人的企业不到50%,82%的第一类知识工人和76%的第二类知识工人仍然是采用工作中自己摸索的方式学习;另外,根据对两类知识工人培训频率的调查结果发现,目前企业对于知识工人培训的投入仍然较少,对于两类知识工人培训频率在每年3次以上的分别只有13%和8.1%,而无定期培训计划的企业分别占到了37%和38.4%,培训方式也主要是集中在岗前培训,也就是说培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知识工人的知识储备满足目前操作的要求,并没有为技术的更新换代做好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