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创业力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吕源,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徐二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南开管理评论

内容提要:

公司创业力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决策理论、生产要素启动、信息处理和网络理论、创业动态概念等是指导创业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此外,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也开始成为公司创业力研究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公司创业力的概念、类型、公司创业者与私人创业者的异同,以及发展公司创业力的环境;同时,论述了有关公司创业力的理论发展沿革。最后,提出研究公司创业力对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字号:

      问题的提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创业者”(Corporate Entrepreneurs)和“公司创业力”(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大管理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极大兴趣,并逐渐形成一门综合性的学术分支。

      “创业者”和“创业力”作为研究课题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911年,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1]一书中首次尝试系统地总结创业者和创业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过去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创业者”与“创业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版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可谓汗牛充栋。

      人们对公司型创业者和公司创业力表现出高度重视的背后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首先,以全球市场为规模经营的跨国公司不仅成为本国经济的骨干力量,而且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随着企业规模增大,市场地域的增加,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和产品日渐增多,管理活动日趋复杂,如何有效地驾驭这些问题对高层管理者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经济学理论坚持认为,“小的就是美的”,对大型企业能否保持创新精神始终持怀疑态度。多年来,组织行为学者对组织规模与行为的研究表明,组织规模的扩张不可避免地产生“大企业病”,其表现形式为文牍主义滋生,人浮于事,决策速度慢,对外界变化感觉的灵敏度和应对变化的速度降低。在这些困扰高层经理的管理问题中,最让他们感到头疼的是如何使大企业保持与小企业一样的创新精神?在技术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只有不断地在技术和管理制度方面保持创新优势,才能形成竞争制胜的核心能力。

      其次,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著名的大型公司纷纷开始战略转型或者转轨,涌现出一大批新型的企业领导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人物。韦尔奇自1982年接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后,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成功地完成了通用电气从传统制造业向以高科技和高增殖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型,使这间由传奇人物爱迪生创建的百年老店保持着青春不减的活力。实际上,像韦尔奇这样杰出的商界领袖不胜枚举。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以高超的个人智慧与洞若观火的敏锐感觉,对企业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重新定位,并通过战略性的调整和改革为企业的发展另辟蹊径。他们独特的经营理念、战略方向和组织管理的手段、方法乃至个人魅力,不仅吸引了广泛的社会注意,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和有志进入商界的弄潮儿崇拜的偶像,同时也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由此掀起了“战略转型”和“战略更新”研究热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界系统地总结了这些商界领袖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了大量类似创新现象的实证研究,从而奠定了“公司创业力”这一学科的基础。

      一、公司创业力的阶段性

      根据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假设,企业在向不同阶段过渡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临界“危机点”(见图1)。如何成功地处理、平稳地渡过临界危机点,是对企业领导层能力的重大考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企业要在战略、组织结构、领导风格、控制体系和激励系统等几个重要方面选择不同的,但又相互和谐的组合。

      

      图1 组织生命周期阶段

      资料来源:库拉特寇(Kuratko)等,《创造力:当代方法》,Fort Worth:Harcourt College,20

      从图1可以看出,在创建阶段,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开拓制造与销售能力;在启动阶段,企业要追求运营效率;进入增长阶段后,其中心环节是开拓新的市场;在稳定阶段,企业要考虑强化整体组织机制;而在选择阶段,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创造良好的公司创业环境,提出各种创新方案,解决企业持续增长的问题。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组织结构的演变也由重视非正规组织(创建阶段)向集权和职能结构(启动阶段)、放权和地域为中心的结构(增长阶段)和以一线员工为主、产品中心式的集团结构(稳定阶段)过渡。在第五个阶段,比较适合公司创业的组织形式是矩阵结构。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目前欧美很多大型企业开始采取战略网络的结构,形成以战略中心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并配备中小型的分支或者成熟业务单元,从而既能够保证有效地发挥综合优势,又能维持下属单位的自主和活力。

      由此可见,公司创业力是保持企业“基业常青”的重要基础。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术界对创业者和创业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创业和私人创业方面。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创建和启动阶段。对于公司内部的创新活动则局限在技术创新方面,而有关战略转型或者结构变革的问题则由战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学和技术经济学等多种不同的学科分支分别研究。由于公司创业和创新活动是一个组织整体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综合互动,这种各自为战的研究状况难免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为此,“公司创业力”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出现,强化了跨学科研究的联系,使对大型企业内部创新和创业活动的综合研究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面,并且加强了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公司创业活动的类型与公司创业者的特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