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几年,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融合正成为一 种潮流。企业“黑箱”的内部机制研究一度被认为是对经济学的背叛,现在却成为经济学前沿研究的一部分。经济学提供的一套表达明晰、准确的系统分析方法有助干对战略管理研究的深层次理解。竞争位势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企业动力能力理论就是三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理论(国内对于后两种理论一般统称为能力理论)。本文试图从战略和经济学的角度对三种理论进行比较,力求获得比较深入,全面的理解。 一、三种理论的战略比较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而言,制定战略最关心如下问题:企业战略分析的关键要素是什么?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什么?如何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对环境要求的敏感性?企业如何扩张?下面就这些问题对三个理论做比较。 1.竞争位势理论 80年代初,波特(Porter,1980)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理论的核心是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即企业竞争者、购买者、供应商、替代者、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该理论认为:公司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即市场)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环境因素是企业所处的产业。产业的结构影响着竞争的规则,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的综合作用随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因此,企业战略分析的基本单位是行业、企业和产品,关键点是通过对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确定企业在产业中的合理位势,通过战略的实施对五种竞争力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甚至可以改变某些竞争规则。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的位势就成了竞争优势的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和保持优势位势(从这里看出这种优势是外生的)。 该理论实际上是将以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有关产业理论,比如产业结构、产业内优劣对比、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壁垒后的相互勾结等,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但理论致命的缺陷在于:(1)仍然将企业作为“黑箱”,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外部力量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的内部成长和自身力量的变化并不是现在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波特在《竞争优势》中做了一定的修订,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相互关联的活动,但从逻辑上,这是第二位的。(2)波特是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的前提假设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购买所需的资产,整合企业内部活动,参与竞争。因此,用该理论指导企业,很容易诱导企业进入一些看似利润高、但缺乏经验或与自身竞争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元化战略。而进入80年代后期后,出现的事实却是大量的企业开始“回归主业”。一些实证(Cool,Schendel,1988;Rumelt,1991)也显示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中可以存在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而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 2.资源基础理论 针对波特理论的上述不足,8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摒弃主流经济学派的价格均衡分析方法,在以潘罗斯(Penrose,1959)倡导的“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资源基础的公司战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鲁梅尔特(Rumelt,1984)、沃尔纳菲特(Wernerfelt,1984)等学者。该理论认为:具有行政组织结构的企业之所以赢利,是因为他们拥有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它可以产出成本显著低或质量非常高的产品,即有效益的产品;这种资源依附于企业内在组织中,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难以模仿,为企业专有。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在波特所指的市场中,而是在企业内部,依赖于企业的异质性的、非常难以模仿的、效率高的专有资源;并且企业有不断产生这种资源的内在动力,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不断的形成、利用这些专有的优势资源。从这里看出竞争优势是内生的,同时是存在路径依赖(Path Depend)。按此理论,企业在实施一个进入战略时,首先是确定公司的独特专有资源;而后,确定在何种市场上可使这些资源获得最优效益;最后,确认实施的方法:是进入该领域,还是出售这些专有资源给该领域的相关企业。因此,用该理论指导企业进行扩张时,通常是相关多元化。 该理论可以弥补前一种理论存在的不足,但同样存在着缺陷:过分强调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外部重视不够,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对专有资源的确定过于模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尤其重要的是,正如能力学派批评波特的竞争位势容易被模仿一样,波特(1996)认为由于大量存在的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企业的这种专有资源同样容易被仿制,并且非常容易过时。 3.动力能力理论 为弥补资源基础理论存在的不足,提斯(Teece,1997)等学者提出了动力能力理论。首先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购买的生产要素和获得的公共知识(如产品生产标准)。这些资源是企业的基础,但由于是非企业专有,因而不能作为企业战略要素。第二层,企业的专有资产。如商业秘密、生产秘诀和特殊的生产工艺等,由于融入了企业的无形知识,因而非常难以复制和模仿。第三层,企业的能力,即将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专有资产有机地整合起来的组织惯例和管理活动。这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并固定下来的专有活动,是企业比市场更有效率,可以替代市场的关键因素(注: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可替代市场是因为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而能力理论认为这只是一小部分。),因而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对于那些与竞争对手比有显著优势的能力就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第四层,对目前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来说,能力必须随之不断创新,企业的动力能力也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能力。动力能力强调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取得、整合、再确认内外部的行政组织技术、资源和功能性能力。动力能力可以使企业在给定的路径依赖和市场位势条件下,不断地获得新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