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职工持股计划及其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梁爱云(1969—),女,壮族,广西荔浦人,南开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南开大学经济系,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学术论坛

内容提要:

职工持股计划产生于美国,呈国际化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国职工持股计划的实践,克服我国职工持股计划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深化我国企业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 (2001)04—0057—04

      职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简称ESOP)是企业内部职工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有条件地拥有企业股份的一种企业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尝试职工持股计划以来,它便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同。继美国之后,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把职工持股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加以实施,甚至不少发展中国家亦群起效之,以期促进本国企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初,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演化和股份经济的发展,职工持股计划在我国“登陆”,并从此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到暂缓、停滞和再发展的历程。可以说,目前职工持股计划已经超越了地域范围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社会制度的界限,呈现出强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因此,全面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推行职工持股计划的有关情况,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加深对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认识,而且对深化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工持股计划产生发展的理论背景

      职工持股计划最早产生于美国,为职工持股计划提供最直接、最全面理论基础的是美国投资银行家、律师路易斯·凯尔索(Louis Kelso)的分散资本所有权思想及“双因素经济”理论。

      凯尔索观察到,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现代经济已经变成资本取代劳动作为生产财富手段的经济。在这种新的经济时代,生产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劳动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已急剧下降,相反,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越来越大。这样,如果仍只是少数人掌握着资本,则经济发展的好处只会落入少数人手中,依靠劳动收入的员工,其生活水平很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致使社会分配不公现象日益严重,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必然会危害社会的稳定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安全。凯尔索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散资本所有权。为此,他提出了“双因素经济”理论。

      按照“双因素经济”理论,生产要素只有两种:资本与劳动。在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行中,任何人不仅通过他们的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必须通过资本来获得收入,这是人的基本权利。由此理论出发,凯尔索希望能创造一种法律体系,使人们都有可能获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这两种收入,并能以某种方式“为占大多数的、生来并没有资本的人打开一条获得资本所有权的道路”,使他们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资本,从而拥有一定的生产性资源。职工持股计划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方案。

      除了凯尔索的“双因素经济”理论之外,马丁·魏茨曼(Martin Weitzman)的分享经济理论也对促进人们认识和接受职工持股计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魏茨曼在《分享经济:用分享制代替工资制》一书中以寻求解决滞胀的途径为线索,表达了与凯尔索相似的思想。他从分配领域出发将雇员的报酬制度分为工资制和分享制两种模式,并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局面的根源在于工资制这种特殊的劳动报酬模式。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改变劳动报酬的性质来触及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并直接在个别厂商层次上矫正根本的结构缺陷”,因为当今的主要经济问题,从本质上看不是宏观的问题,而恰恰是微观的行为、制度和政策问题。为此,所需要的改革就是把工资制改变为分享制,即把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恰当反应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因为他相信:分享制不仅保存了分散决策的固有的灵活性的优点,而且能够根除西方经济的两大困难——失业和通货膨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魏茨曼着重指出,首先要利用舆论工具,造成赞扬分享制的社会氛围;其次是政府必须帮助企业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分享制度的标准,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即分享收入予以减税,鼓励企业实行分享制。

      二、发达国家职工持股计划的实践概况

      1.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美国职工持股计划的实践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美国职工持股之父阿伯特·格来丁(Albert Gallation)主张民主不应该仅限制在政治领域,而应当扩展到经济生活中来。20世纪20年代,美国曾掀起职工持股运动,称之为“新资本主义”,但这一运动随后淹没在30年代的大萧条之中。50年代中期,凯尔索将其理论付诸实践。70年代中期后,美国许多企业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职工持股计划。

      目前美国推行的职工持股计划是其众多福利计划中的一种。与其它福利计划不同的是,它不保证向职工提供某种固定的收益或福利待遇,只是将职工的收益与其对本公司的股票投资相联系,从而将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管理和职工自身的努力等因素联系起来。

      总体上说,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有非杠杆型(Nonleveraged ESOP)和杠杆型(leveraged ESOP)两大类。非杠杆型ESOP是指由公司每年向ESOP贡献一定数额的公司股票或用于购买股票的现金。这个数额一般为参与者工资总额的15%,当这种类型的计划与现金购买退休金计划相结合时,贡献数额比例可达到工资总额的25%。杠杆型ESOP主要是利用信贷杠杆来实现的。这种做法涉及职工持股计划基金会、公司、公司股东和贷款银行四个方面。具体做法是:首先,成立一个职工持股计划信托基金会,然后,由公司担保。由该基金会出面,以实行职工持股计划为名向银行贷款购买公司股东手中的部分股票,购入的股票由信托基金会掌握,并利用因此分得的公司利润及由公司其它福利计划(如职工养老金计划等)中转来的资金归还银行贷款的利息和本金。随着贷款的归还,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将股票逐步转入职工帐户,贷款全部还清后,股票即全部归职工所有。可见,杠杆型ESOP是凯尔索所极力倡导的标准的ESOP模式。由于杠杆型的ESOP可以融资并增加纳税优惠,因此,在美国的实践中,非杠杆型ESOP并不多,多数企业倾向于运用杠杆型ES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