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国际化与经营国际化的互动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日本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一国社会经济活动国际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决定其国民经济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其国民经济能否迅速发展状大的最重要因素。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细胞组织,它的国际化定位与实现程度构成了经济国际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企业国际化的推进与完成程度又同其经营国际化紧密地联在一起,也就是说,企业国际化与经营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是相互联系,并在互为依托协调演进的关系中同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作为企业国际化内在保障内素的经营国际化构成了企业国际化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展经济国家,其经济国际化的推进与完成有日本式独特的特征,其中,经营国际化的合理定位与完善的国际化经营体制、组织框架、管理模式的确定有效地推进和保障了企业国际化的实施完成。因此,对既将加入WTO的我国来说,加速发展和不断推进企业国际化已是摆在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前一项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崛起和全方位推动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一、企业国际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与协调推进

      世界上任何一国的经济国际化都是以企业为主体完成的,而作为其主体的企业又都是以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为依托而协调化和同步化有序发展起来的,这正是日本企业国际化获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一)与调整、恢复、发展的国民经济相适应,首先以产品国际化为开端,实施以内促外以外养内的初级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企业国际化首先意味着本国的产品系列和资本系列在国际间无障碍转移,并集中表现在残酷的竞争上。而冲破市场竞争屏障的有效手段即是强大的企业经济实力,因此,日本企业的国际化首先是在坚固好基础、稳固根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向海外发展的,从而使日本的企业得以长期稳定地推进国际化。在这一阶段,日本的企业主要是紧密地结合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并在国际资本的夹缝中,先以产品国际化的方式来实施以内促外以外养内的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从1945年日本战败后到1950年前后,日本经济处在恢复调整,再加上对外经济活动受控于美国,因此这一时期日本的企业国际化几乎处于零发展状态。自5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后,日本政府实施了以纤维工业为先导的产业保护育成政策,随之以纺织产品为中心的传统产业产品开始大规模地向海外输出。1950年,出口总额为8.3亿美元,其中棉纺织品的出口额为2.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3%。(注:中日经济专家合作编:《现代日本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60页。)6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化工业产品迅速取代了轻纺工业产品,不仅输出能力明显增长而且国际竞争能力也明显提高。1960年,商品出口额猛增加到40.6亿美元,企业国际化开始进入“胎动期”。

      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日本企业历时近20年才完成了国际化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日本的企业国际化是分两步完成的。第一步,日本企业主要以传统产业的棉纺织品为主导并利用日美关系和传统市场,运用订单形式大力开发欧美和东南亚的商品市场,表现出被动的以产品销售为中心的销售国际化。60年代后,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迅速依托和顺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从被动的产品销售转向主动开发,其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综合商社在海外建立稳定的销售据点,呈扇型主动开发世界各地的商品市场,取得了良好的以内促外以外养内的企业国际化效果。

      首先,利用综合商社的国际市场开拓功能,大力推进产品销售国际化是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功之道。综合商社作为商业资本形态是日本最大的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商品市场又是综合商社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在日本,综合商社不仅有着独立的企业形态,而且与银行和大企业组成三位一体的大企业集团,它的海外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销售渠道连通世界各地市场。因此,借助综合商社的海外销售网络,不仅可以使某一企业的产品一下子可以打进世界各商品市场,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企业产品全方位实现国际化销售,而且更具有长期销售和稳定开发以及不断开拓的作用。不仅如此,在综合商社这一商业资本的作用下,企业的生产资本完全可以百分之百地投入生产活动,使有限的生产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作用。其次,海外销售据点的建立和销售渠道的畅通,使企业的海外销售活动空前活跃,1960年商品出口总额达到40.6亿美元,到1970年猛增至193.2亿美元(注:中日经济专家合作编:《现代日本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60页。),而且出口商品结构也日趋向重化工业化方向演进。随着商品出口额的显著增加,其外汇收入也明显增加。值得说明的是,外汇收入的增加和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聪明的日本企业并没有急于向海外转移资本进行直接投资活动,而是从海外大量进口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旨在这一时期通过以内促外以外养内的海外战略来优先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武装国内的生产企业和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这一阶段产品销售国际化的完成和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化为后来日本企业国际化的迅猛崛起和强有力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与国内经济调整的需要,适时制定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即由产品销售国际化向生产活动国际化转变。从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企业国际化基本上是处于以产品销售国际化为中心的“国内志向型”的低层次发展阶段,其战略指向主要是以内促外以外养内的发展模式。这一期间,主要是,一借用综合商社的国际市场开发功能,沿着综合商社的销售渠道,在国际市场首先建立起以欧美国家为点以其他国家为面的“点面”结合的网络化销售系统;二,通过产品销售和技术引进来改造和提高国内生产企业的现代化能力,为企业国际化高层次演进奠定基础。实践证明,今天日本企业国际化的高度发展正是源于这一时期坚实基础的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