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期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作 者:
张蕊 

作者简介:
张蕊,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中南财经政治大学博士生,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理事,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南昌 330013)。

原文出处:
《当代财经》

内容提要:

根据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三条重要曲线所涉及的四大重要经济变量所发生的新变化,“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创新更快、竞争全球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创新则是新经济的核心特征。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在战略性竞争力或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上,实现长期目标利润最大化,以求得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为此,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创新为内核,以财务业绩为落脚点拓展为包括客户、内部经营和职员等五方面的全方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指标体系设置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性、全面性、成本—效益性、重要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原则。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07 期

字号:

      如何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企业战略经营要求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业绩的正确评价和战略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认识。

      一、“新经济”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企业经营目标的转变

      “新经济”概念最初是90年代在美国经济的三条重要曲线(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和道·琼斯指数曲线)所涉及的四大重要经济变量(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股价指数)发生了新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含义主要是侧重在经济层面上。这一特指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概念,后来被扩展用于世界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基于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新经济”也称之为“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此外也有人将“新经济”称之为“知识经济”,意思是说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在经济理论界,“新经济”尚未形成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具有严格定义的理论概念,然而“新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特点却是有目共睹的。“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创新更快、竞争全球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经济”时期是一个创新的“蜂聚”时期,一大批新兴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崛起,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拓展。企业集团及跨国公司的发展,使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加剧,这种加剧体现在企业间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空前加剧。新经济促进了经济周期的微波化,这是因为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供求的良性互动,缩短了供求之间的距离,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特别是促进了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结构本身的稳定性,从而带来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应该说新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这里创新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培训。从现实来看,当前国际范围内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竞争,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在国际资本相对过剩、人才流动频繁的条件下,在市场容量、资源、环境的约束更为强烈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技术创新及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范围和效益。发达国家已由原来争夺原材料资源为重点转移到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争夺上。由此可见,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第一位因素,也是主要的推动力。美国之所以能保持较长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通货膨胀持续下降,失业率下降,主要应归功于其知识与技术的创新。

      伴随创新而来的“新经济”时代,使企业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不断的技术创新,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地缩短;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地提高,对各种产品的性能和喜好也在不断改变,这就要求企业应善于预测未来客户的需要,设计并推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企业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企业可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作出各方面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时代的许多基本概念已不再适用,企业不能再单靠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来实现短期目标利润的最大化,而应转向战略性竞争力或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上,实现长期目标利润最大化。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企业已进入战略经营时期。经营目标的实现主要不是取决于资本实力的大小或市场占有率的高低,而是取决于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根据新经济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具有不断创新力的企业比其它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更易形成自己的战略优势或核心竞争力。从占领市场的优势地位来看,创新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可以使企业更迅速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不断创新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减少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此外,创新还可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产生更好的整体效益,降低企业受威胁的程度,使企业在优势的基础上谋求更大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由上可见,新经济时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经营目标的关键,而创新则是企业战略性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保持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内核。在这种状况下,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应定位在对企业战略性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上,以创新为内核、以财务业绩为落脚点拓展为全方位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新经济”时期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企业评价经营业绩提供依据的,它随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管理要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根据“新经济”时期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和战略经营目标,企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第一,相关性原则。这里的相关性原则指的是与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目标及创新能力的评价和所得与所费的评价相关。首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考虑有助于评价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和保持状况,通过指标体系应能预示出企业的发展趋势。其次,指标体系应能综合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组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第三,业绩的评价其实质就是所得与所费及其比的评价,为此,所有指标项目的调置应与之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