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小型企业管理深化的一种有效模式

——某中型企业“动态管理”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与我国宏观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相伴生,作为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其管理方式正由传统计划体制下的静态式管理向市场体制下的动态式管理变迁,安徽省某中型企业便是其中成功的一例。本文对该企业动态管理(主要是人事管理)运作的前提、机制和绩效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旨在为其它国有中小型企业选择管理深化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不断加强管理。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理论就必须经常进行变革和更新,以使管理的方法、手段适应于周围的外部环境。与整个宏观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相对应,企业的微观管理出现了由传统体制下的静态管理向市场体制下的动态管理深化的趋向。这种管理的变革既体现了企业对环境的某种适应,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科学”这一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安徽省某中型企业“动态管理法”为背景,探讨这种管理模式发生的原因、运作机理及其运行绩效,以期为我国转型期中小型企业强化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或启示。

      一、动态管理在理论体系中的形成

      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发展历程。自泰罗首开管理研究先河,第一次将“科学”一词用于管理以来,年30~40年代产生于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说的行为学派,开始把管理看成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综合体。之后,60年代流行的系统管理理论则在广泛吸收现代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它把企业看成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70年代形成于西方的权变理论则是动态思想运用于管理的典范。90年代全球范围兴起的比较管理学派、管理风格与文化学派则又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社会心理与文化对管理效果的作用上。从整个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对“人的因素”和“动态思想”的强调,即体现了管理学发展的主流。本文所考察的动态管理正是综合反映这种发展主流的一种实效管理方法。

      动态管理(Dynamic Managment)的一个比较经典的解释[①]是,它主张企业为适应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必须改变以往的静态管理模式。企业应根据经营业务的变化,随时检查、改进和修正计划,从而使企业活动与管理始终保持一定的弹性。该理论的要点为:(1)企业以人为主体,而人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经营必须注意对人的分析并予以适应。(2)管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3)组织应保持弹性以加强上下左右之间的联系和人际关系,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4)切实推行企业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各项管理活动。总之,动态管理在组织、主体和程序方面都有别于传统体制的静态管理(后面还要述及)从而使企业要素配置表现出向管理深化的特征,见图(一)。

      

      图(一):管理深化模拟图

      在图(一)中,纵轴表示管理要素投入,横轴表示除管理以外的所有要素投入(如资本、劳动等)。A[,1]B[,1]和A[,2]B[,2]为两条生产预算线,Q[,1]Q[,2]Q[,3]为等产量曲线。扩张线OP[,1]和OP[,2]表示两类不同管理方式,其中OP[,2]为管理密集方式,OP[,1]为非管理密集方式。当初始产量为Q[,1],并且均衡点为(R[,1],M[,1])时,要使产量提高到Q[,2],可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分别达到。第一种为管理宽化方式,即均衡点由(R[,1],M[,1])移至(R[,2],M[,2]),此时管理要素与非管理要素以相同速度增加,二者比率保持不变。这就是传统体制下企业实现产量增长的静态管理模式。第二种为管理深化方式,即均衡点由(R[,1],M[,1])移至(R[,1]M[,3]),这时管理要素以超过其它要素的速度增加,二者比率不断上升。动态管理即是实现管理深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它是在企业微观决策权扩大后,管理要素同非管理要素可替代的条件下,通过管理深化使既定资源实现更高产量的管理方法。

      二、公有制体制下动态管理的必要前提

      在我国传统体制下,企业是一种听命于政府指令的行政化单位。由于企业不是独立的经营主体,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等微观决策也都由政府代其决定。企业所做的只是根据政府指令性信号来对具体生产做出细节上的安排。企业处在这种强制性的非市场环境中,不必要也不可能进行动态管理。

      市场机制的建立恢复了不确定性这一经济过程的本来面目,多变的价格信号逐渐取代原来的行政指令。企业环境的这种变迁孕育着产生动态管理的可能。但要实现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变,需满足以下两个必要前提:其一,产权(资产经营权)安排要做出有利于企业的权力分割,即企业的委托人应让渡给企业的管理者充分的权力。这好比是向企业施加“第一推动力”,使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时有必要的能量支持。其二,企业的代理者在其特定的偏好约束下,体现到企业目标上的能力应保持在一个有效区间内。这就能使企业关键部位的传导性能达到足够强,从而保证“第一推动力”能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企业目标(见图二)。

      

      图(二):动态管理两必要前提关系模拟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