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露)国企三年如期脱困,举国皆大欢喜。然而正因为是件事关重大的特大好事,有心人不免要多算算帐。为此,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9日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与新闻界坦诚相对,实话实说。 国企脱困不是单纯靠国家政策的作用 盛华仁指出,国企所以能够初步摆脱困境,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宏观环境改善,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艰苦奋斗。国家宏观环境改善,主要是说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家政策的支持,是说国家这几年针对企业走出困境,在技术改造方面,在退出市场方面和实行债转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有效政策;企业艰苦奋斗,主要是指企业这几年在深化改革方面、转换机制方面、加强管理方面、减员增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这是我们政策能够发挥作用、宏观调控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国企如期脱困不是单纯靠政策,而是这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油价上涨帮了国企脱困的忙但更重要的靠改革 盛华仁坦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海洋石油三大石油集团去年盈利比上年大约增加了6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石油涨价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国全年石油的消费有1/3是进口的,这一部分没有享受到涨价的好处;第二,我们的原油价格去年年初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成品油价格直到去年下半年才与国际价格接轨,上半年我们的很多炼油企业没有这方面的优惠。可以说,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他们之中的两大集团公司中石油与中石化去年深化了内部改革,进行了重组上市,转换了经营机制,大幅度地减员增效,加强了内部管理,这是他们去年效益大幅度增加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三大集团公司的盈利在国企效益增加中到底占多大比例,估计大体上一半对一半。 国企脱困的数字不能保证完全没有水份但总体上比较实在 去年国企效益实现利润的数字,盛华仁认为不能完全保证没有水分,但总体上是好的,比较实在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出结论:第一,我们早在去年7月就向全国的企业提出,为了使我们的经济效益做到实实在在,不留水分,必须做到:该提的折旧要提走,该付的银行利息要付足,该用的技术开发费要用足,该交纳的税金要交足,该支付的职工工资、离退休养老金和社会保障金要付足,该摊销的各种费用要摊足。经过下半年组织对若干企业的调查,基本上做到了这六个“足”。所以帐目是比较实在的。第二,往年国企每年实现利润的数量往往先低后高,即上半年数字较低,越往后数字越高。而去年从年初开始就比较平稳,特别是下半年,每个月大体上在220亿元、230亿元这样的水平。这是去年比较正常的表现,也是财务帐、会计帐反映比较真实的表现。第三,国家税务局负责人表示,2000年绝大多数国企都不欠税,全年总体上没有增加新的欠税,都能按时足额缴纳税金。 出现了一批新的亏损企业是必然现象既要认真对待也要全面分析 盛华仁表示,1997年以来,一方面一大批企业实现了扭亏,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一批亏损企业。对这些新增加的亏损企业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做全面的分析,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到去年11月份,三年来新出现了3000多户亏损企业,到去年底估计有2000户左右。我们分析,新增亏损企业有以下因素: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盈有亏,是正常情况,不可避免,国内国外都是如此,特别是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出现一些亏损企业是一个必然现象;二是我们一些1997年底所谓的盈利企业正是由于有水分,实际上是虚盈实亏,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问题暴露了出来,过去曾经被认为是盈利企业现在成了亏损企业;三是我们新投产的一批企业如四川的二滩水电站、一批大型的磷肥厂等,主要是靠负债经营建设的,负债较多,由于刚投产不久,所以出现了亏损;四是由于过去重复建设造成的产品没有市场、扭亏无望的企业需要退出市场,还有一批资源枯竭的矿山现在很难维持,需要关闭。这个数字很大,这些企业退出市场需要有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