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企业创名牌的活动在整体上发展落后已是不争事实,其主要表现,一是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地区分布图上无名(据1996年统计),二是没有依托名牌产品发展起来的新兴大型名牌企业(按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企业分类标准计)。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发展轻工业消费品生产的潮流中,湖北也曾诞生出武汉洗衣机厂、沙市电冰箱厂、武汉电视机厂等一批新兴的家电工业企业,孵化出荷花牌洗衣机、沙松牌电冰箱、莺歌牌电视机等一批新的地方名牌产品。但这些品牌没来得及成长壮大,就先后夭折了。分析其原因,对我们今天重铸湖北名牌产品的辉煌,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名牌产品孵化时“先天不足”。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许多产品还处于半机械化生产因而质量不稳定的技术条件下,获得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对企业的主导产品一举成名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许多湖北名牌产品孵化成功都是通过引进的模式实现的,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然而,在这种技术因素决定的名牌产品生产函数中,技术要素并非最重要,当我们把技术的获得性看作是外生变量时,那么获得技术的途径与方式则是由体制内生的变量。换言之,技术进步只有通过新投资才能引入生产系统,而新投资的资金来源及投入方式又取决于与生产系统密切相关的非生产经济系统。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弄清楚我省诸多名牌产品在孵化过程中就出现“先天不足”问题的原因是很有帮助的。 首先,我们在企业调查中发现,引进技术的不可分性与投资体制的多向性矛盾是导致我省名牌产品孵化中“先天不足”的第一位原因。由于中级以上技术生产线的不可分性特征(即最小规模),要求其投资必须在一个企业里一次性完成才能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可是,对于刚启动改革程序的经济体制来说,显然一时还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武汉洗衣机厂的两次引进均是如此,一次因一条生产线被截成三个项目计划下达,除其中一项交该厂实施外,其它两项都分别交给部门外的两个企业执行,结果这次引进因匹配问题终归失败;另一次引进由于所需资金不能一次到位,致使本该及时完成的项目拖延至第三个年头,不仅错过了最佳市场机遇,而且给引进企业带来沉重的债务包袱。 其次,我们发现引进技术的“公共产品”性质导致企业引进的技术在同行业呈非先进性状态,是造成我省名牌产品孵化中“先天不足”的第二位原因。当国外企业打算将一种技术卖给我国企业时,他们往往不止选择一个对象,何况出卖同类技术的又不止一个国家或外企。这就是引进技术的“公共产品”性质。80年代初,我省一些企业仅满足于追求国家定点生产的“虚位”,而忽视这个公共性特点,结果出现两方面失误。一是项目选择的起点不高,为迅速实现企业的产值增长目标或参与国内市场的分割,直接选择那些最容易完成的一般项目(投入不大,技术要求也不太高),甚至退而求其次,选择同行业都嫌落后但却有相对市场空隙的项目。如武汉洗衣机厂放弃单缸套筒机生产线却引进双缸机生产线,结果后者的利润率低于前者30%以上。这样的选择不仅技术上难以超越同行并形成高起点上的自我开发能力,而且会被同行的快速发展压缩市场空间。事实上也如此,双缸洗衣机因控制技术简单而故障率低的优点被单缸套筒洗衣机的高技术利润支撑起来的强大售后服务系统优势所抵消,最后丧失自我发展的空间。二是选择时机滞后,被有限的公共性容纳度挤出市场。例如,当武汉电视机厂的经营者发现关键设备自动插件机的重要性而提出向国外采购的申请时,这种设备已因大量进口而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了禁止进口的物品清单。 二、产业孕育时期市场的高需求对企业管理动力的消蚀。一般来说,新兴的产业是同新兴的市场同步发展起来的。当产业处于新生期,市场狭小,其产品也一下子难成名牌产品。这样,严峻的市场环境就会逼迫生产企业加强管理,以便提高产品质量并改进产品性能,进而开拓产品市场。随着市场发展,产业分工和企业管理都会随之深化。可是在我国80年代初,城市消费人为的压抑因素骤然消除,加上同期进口的耐用消费品的示范效应,城市消费市场蓦地变得很大,消费品供给的市场约束几乎不存在。只要是基本满足市场要求的产品,很快就能在俏销中一炮打响。如当时武汉市场上出现的莺歌牌电视机、荷花牌洗衣机,莫不如此。然而,在如此宽松的市场环境中这些一举成名的新兴品牌为什么没有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成长壮大呢?也许武汉电视机厂的兴衰历程可以启发我们悟出一些玄机。 武汉电视机厂前身是生产无线电元器件的小工厂,生产设备很落后,从1978年起他们试制黑白电视机,1985年上马生产17英寸的黑白机型,同时引进日本JVC18英寸彩色机生产线,1986年投产。1989 年总产量达24万台历史记录后,工厂就走上了下坡路。其原因:一是产值最大化动机引起质量控制不严;二是管理需求不足造成边际效益骤降。宽松的市场条件与早期的产业高报酬延滞了企业对自身边际规模的感知,这就推迟了他们对与引进技术相配套的科学管理的需求,加上国有企业管理负盈不负亏的体制弊端,使企业边际效益随产量增长而迅速回落。该厂从1988年还是3242万元的利税大户到1990年成为出现亏损并累计负债2 亿多元的经营困难企业,不过两年时间。这说明管理动力的消蚀使企业对边际产量和市场风险的把握能力都大为下降,极容易把孕育名牌产品的进程引入死胡同。 三、缺乏本地市场培育。在新兴产业的成长中,本地市场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地市场范围内的消费者偏好、消费水平以及营销网络、市场反馈渠道等信息都是生产企业最容易了解的,这对帮助企业改进设计与制造工艺,制定价格和营销策略,并探索扩大规模的途径均是十分适宜的,而且占领本地市场还可以节约大量的经营成本,为企业积累经验和增强实力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这方面看,上海市场对其本地产品(包括名牌产品)的培育,四川市场对长虹电视的孵化都是相当成功的范例。可是我省除服装和汽车两个行业外,其它行业的产品(包括一些地方名牌产品)皆很少得到本地市场的惠爱。据武汉商场统计,1996年底该商场经营的全部13万种消费品中,本地产品只占24%,销售额只占19.3%;在闻名全国的汉正街市场,汉产品也只占其全部经营商品的20%左右。为什么本地产品在自己的地盘上只有这样的销售业绩?从1998年“全国七大城市湖北产品形象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武汉消费者对湖北产品中的名牌认同度较低,而且集中在服装、保健饮品、洗涤用品、轿车这四类产品上,被推荐的30种湖北精品作为评价对象在他们心目中整体上只是获得了“价格合理”、“大众化”的一般性评价。我们认为,这是武汉的消费者把湖北精品与全国各地名牌产品的改进状况进行相应对照后得出的经验性评判。结果表明,他们认为湖北精品向名牌产品靠拢的速度并不快。可以说,湖北产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中缺少本地消费者认同的名牌,这对湖北名牌产品的孕育不啻是一道“上帝”赐予的“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