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对于企业界来说,审时度势,围绕产品做文章,重视名牌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不失为通达之途。 名牌战略的本体因素与附体因素 名牌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总结国内外名牌成功的经验,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本体因素与附体因素两大部分。 所谓本体因素,主要是指产品本身的内在素质,包括设计、质量、规模等。 首先是设计。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没有好的设计就没有好的产品。松下电器之所以富有持久魅力,就在于它的设计能够独创,并不断改进提高。例如,当录相技术普及后,松下人便考虑如何能够更好地独树一帜。于是他们设计出“卡拉OK”型新巧能源录相机,当这一设计技术推广开后,目前又在设计更新的创意。松下的经验启示我们,要让名牌永富魅力,必须不断更新产品,强化设计。 其次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消费者追求的主要方面,是决定产品市场和销售效果的关键因素。当然,质量标准不是绝对的,与产品档次、区域水准、消费者接受程度等有密切关系。创造名牌产品,其质量不仅要符合国内标准,而且要与国际标准和国际区域质量标准接轨。青岛电冰箱厂在建厂初期将不合格的冰箱当众砸掉,如今终于创出国家名牌“海尔”。 再次是生产规模。一种产品不管设备如何新,质量如何好,但规模不扩大,批量上不去,就不可能有效辐射市场,就不可能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因而不能扩大知名度。例如,电视机生产公司在日本并不只是松下、日立、东芝、还有若干个中小公司,其中有的质量和牌子并不比它们逊色,甚至还略胜一筹,但由于它们的生产批量太小,不能辐射国际市场,以致于不少国家和消费者并不知道它的名气,这实际上是有“牌”无名。 所谓附体因素,主要是游离于产品之外而又与产品息息相关的外在素质,包括商标、装璜、说明、广告、信誉等。 其一,商标是“商品的脸谱”和“商战利器”。创造出驰名商标,就能开拓和占领市场。可以说,一个别出心裁、令人喜闻乐见的商品名称,就是商品的一个动人的永久性广告,就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至宝。美国迪斯尼公司亚太地区副总裁约翰·菲涅体会深切地说:“我们卖的产品……价格都不便宜,但很受欢迎,因为这些产品融进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特征:温暖、诚实和亲如一家。”“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商标权,给该公司带来了滚滚财源,1990年,外销额就达150万美元。 其二,装璜是产品的“嫁衣”。商品在内,装璜在外,要体现商品特征必须重视产品装璜。有些消费者购买某一产品往往就是鉴于它的精美装璜而解囊的。正因如此,精明的企业家一般都重视产品装璜,对名牌产品尤其如此。例如高级服装“金利来”的外装璜就值5─6美元;正宗白兰地的酒瓶就可卖20多美元。但我国的企业对产品装璜还缺乏足够重视,往往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装璜,只能卖三流的价格。有些出口产品因装璜太土在转口香港时,需经港商改换装璜,否则到国外市场根本摆不上柜台。 其三,广告是产品推销的舞台。广告宣传是消费者借以认识某一产品的重要手段,它能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外名牌的创立,无一不在广告宣传上投下巨资。享誉中外的西安杨森公司就十分重视以宣传树形象:仅1990年,举办大型产品宣传会51次,与会者达6400余名;召开小型医院座谈会115次,共有7400多人参加。1990年花费广告费500万元,销售收入达1.89亿元,成为全国制药行业名列前茅的佼佼者。 我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主要方向 目前,我国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开辟国际市场,真正的技术型产品还不多,名牌产品与发达国比,还是寥若晨星。现在,不仅仅是开拓国际市场需要名牌产品。而且巩固国内市场也必须创造真正的名牌产品。我国企业没有别的选择,关键在于实施名牌战略,培植自己的名牌产品。 1、强化名牌意识。将来的市场是名牌的市场,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知名度和资信度。企业不能停留于粗放型经营,不能着眼于小区域市场,更不能有短期行为。一定要认清形势,认识名牌战略的意义,重视研究名牌战略及其相关问题,在名牌战略的构成要素上狠下功夫。 2、启动企业活力。实施名牌战略的根本载体是企业。企业要深化改革,认真贯彻《公司法》,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发挥企业积极性,释放其潜在活力,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平等参与国内外竞争,自主运筹战略,引进技术,改造企业,培植名牌。 3、加强质量管理。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更需要依靠科技和质量,创造更多的名牌产品。要积极引导企业贯彻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引导企业按国际的先进企业标准组织生产,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提高企业合同的质量意识。 4、创造知名商标。企业要善于创造商标,讲究商品的艺术性、文化性和亲切感、动力感。同时,要善于保护商标。 5、打击假冒伪劣。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阶段,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市场发育还不够好,假冒伪劣商品乘虚而入,已严重危及到名牌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深入“打假”,净化市场,保护名牌,维护消费者权益。及时公布广告检测结果,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名牌产品,宣传选购和使用消费品的知识,抵制假冒伪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