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新趋势 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在企业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新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全球着眼,从当地着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新技术革命的深入,特别是通讯网络覆盖面遍及全球,使信息传递日益迅速。现在在不足一秒钟时间内,我们就可了解世界另一端正在发生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即人人生活在“现在”。过去,当你得到一个来自遥远国家的信息时,那在时间上已成为历史。而现在,我们全都生活在同一个时区。这样就使世界各地变得越来越接近,于是出现了生活在这同一星球上的人类,成了都是“地球村”村民的说法。对各国企业来说,其经营的目标与范围,也由以往仅着眼于本国或本地,扩大到了要着眼于全球。这不仅由于交通与通讯为此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性,尤其是国际间的贸易协定,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更为打破或限制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国际间法律上的保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速。这些都为各国企业走向世界,从全球着眼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正反映了这一趋势。到1994年全球跨国公司有3.7万家,雇佣了7300万人,拥有资产3.7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也不断向外投资,扩展其经营的生存空间。在这一形势下,出现了这样一种经营方针,即到原材料最便宜的地方去采购,到加工最便宜的地方去生产,然后到最能卖得出好价钱的地方去销售。换句话说,就是要巧妙地利用全球的资源去经营。这种认识正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前提的。 从全球着眼是让企业扩大视野,把经营眼光放宽到整个世界。但与此同时,则又要从本地着手,从本企业所处的实际环境与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问题,才能实事求是,谋求实效。 企业在向海外扩展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这一点,不论企业是否跨出国门,自觉还是不自觉,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是九十年代对企业无可争辩也是无可抗拒的现实。因此企业必须充分作好不仅与国内的同行,还有和来自国外的更强大的竞争对手进行较量的思想准备与实力准备。否则只会陷于被动。 企业要向外扩展,还有一个如何适应当地经营环境与经营文化的问题。以往跨国公司的经验已经证明,把公司总部一套管理模式照搬到不同地区子公司往往行不通。还必须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需要的不同方式。因此九十年代培养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经营管理的人才也成了对外向型企业的一项关键要求。 竞争的焦点集中到要尽量使顾客满意 以往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价廉物美上。你生产的标准化大路货产品,可以满足一大部分顾客的需要,如果价格比同行稍低,而质量也过得去,你就能比同行略胜一筹而在市场上站住脚。但是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这就使顾客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阔。九十年代的竞争,在产品和服务上,出现了日益向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的趋势。顾客已不再满足于商品紧缺时代的那类大路货,而是要能反映与适应特定顾客的具体要求。怎样千方百计使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成了企业的追求目标,也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立足之本。 使顾客满意,这既有产品的价格、质量、外观等有形的方面,也有企业声誉、产品商标,尤其是服务态度等无形的方面。有时后者比前者对达到使顾客满意更为重要。例如,在对待产品质量上,很多企业都在为做到“零缺陷”而努力,可是摩托罗拉公司的目标则是使顾客的抱怨降为零。这就不只是对产品质量,更涉及其服务以及企业对待顾客的一切方面要使顾客都感到满意而毫无怨言。正是为达到顾客满意这一目标,企业以此为出发点来改进其现有产品与服务,并在这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 全球企业出现小型化趋势 企业发展得越大,管理层次越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成本上升,以及官僚主义等“大企业病”的弊端也就越明显。现在国际上一些大企业正在缩小,小企业在结合成联盟网络。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通用电气公司(GE)、通用汽车公司(GMC)等,纷纷解体为小公司联盟,成为自我管理的独立公司,但在这些小公司之间既竞争又合作。过去IBM比苹果(APPLE)公司大25倍,比数据设备公司(DEC)大6倍,但这两家都是IBM可怕的竞争对手,就是因为IBM太大了。后来它解体为13个各自独立的小公司,使它们拥有完全自主的决策权,以放手让它们在市场上与所有电脑公司竞争,并接近顾客,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通用电气公司1981年拥有40多万职工,到1992年精简为26万人,可是其营业额却由1981年270亿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620亿美元,利润则由同期的15亿增加到47亿美元。这家公司在改革前的40多万职工中,有经理头街的就多达2.5万人,而副总以上的阶层就由130人组成,其冗员之严重可见一斑。 现在“精简经营”已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原则。这就必须同时维持公司的整体性及其许多事业单位的个体性。企业小有利于更贴近市场,接近用户,对市场变化更灵敏,因而也更有应变能力,并且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决策迅速,也更易发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因此为了保持大企业的活力,就需要层层权力下放,划小核算单位,使基层成为更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成为利润中心。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司内部,以形成这些独立核算单位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同时在大中型企业内部实行“企业重建”(注),使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信息化、并开始转向“学习型组织”。《大趋势》的作者,未来学家奈斯比特1994年出版了一本新书,名为《全球的矛盾现象》(Global Para-dox),认为世界经济规模越大,则越小的经济实体越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