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活动从检验把关开始,经历了统计过程控制(SPC)、质量控制(QC)、全面质量控制(TQC)、质量保证(QA)及今天的全面质量管理(TQM)。 我国开展质量管理亦达十几年,已初见成效,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就国外流行的一些质量管理新观点,新做法作一介绍。 先要认真做好质量计划 对质量计划的制订,首先要进行结构分析和文件,不能犯经验主义;其次对新产品质量计划要特别注意遵守质量计划制订程序。第三,要把质量计划作为培训人员的教材;第四,在运行前要检查过程能力。 国外企业非常重视制订质量计划工作是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开始,并对采购、生产技术准备、生产制造、检验、销售、销后服务各过程实施了有效控制。因此计划一定要严密,实事求是最重要。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范围较窄了,其内容是:实际性能评价——与目标比较——对差异采取措施。工作重点在于依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和实施机构的自我控制。 本来在ISO8420标准中指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而质量管理是指“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美国对质量控制的方法同过程自动控制的定义是一致的。一个质量控制机构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同过程工艺系统中的控制仪器作用是一样的,“控制仪器”不能失灵。所以控制机构首先能自控。在我国监督机构本身不能自控的现象并非少见。 质量分解与质量分配 是一种获得所需质量特性的方法。把用户的要求转变为可选择的特性,确定产品的设计质量,并系统地分解为每一功能部份的质量,甚至到过程的每一独立部份或要素。 在我国称之为重要度分级,但嫌分解未能做到系统化。质量分配应采用可靠性工程中故障树的方法,找出其逻辑关系,把允许故障率和平均不合格率(AQL)统一起来考虑。此外,我国大部分企业也没能分解到过程。 用于完善质量按照一系列目的,逐步布置工作或任务的作法,其先决条件是决定销售点(用户对象)。为此,有时必须超出原订要求。而其布置的工作或任务也应扩改。 质量职能分配在我国是固定的。而现代的观点是动态的,这样才能体现“用户第一”。首要的是弄清用户是谁。 质量改进是高层领导参与的强制过程 不断提高质量的工作要点是: 一、强调质量改进是强制性的; 二、要符合预先设计的程序; 三、要进行质量工作培训; 四、高层领导亲自监督和评价; 五、质量要体现在奖惩制度中。 我国企业质量改进一直接P、D、C、A四个步骤实施,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坚持了下来。这里强调了质量改进的强制性和高层领导的监督。质量改进是贯彻质量方针政策中强有力的一环,凡经发现应予改进之处,即应强制实施。 工作能力与工作权力 将工作能力转换成决策或参预行动的权力。实施要点是: 一、自我控制:充分认识“质量目标”的含义,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和如不能达到时如何更改工艺。 二、自我检查:工人有合格判定权力。 三、自我监督:将传统决策和监督工作权力交给生产工人。包括制定工艺计划、工作分配、工作条件的审定,甚至参于招聘新工人和培训。 四、让第一线工人有权:这体现了新的企业文化。通过建立工人自我监督小组,达到赋权一线的目的。但它是以工人素质为基础的。 并行设计与并行制造 所谓并行设计、并行制造。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防止设计出现缺陷,或影响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 过去,我国也提出过边设计、边施工,事实证明失误甚多。而并行设计与施工是在现代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分十分成熟的情况下,对设计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前提下完成的。 什么是大Q 大Q是质量(Quality)一词传统覆盖范围的扩充。其内容是: 产品:除了货品之外还包括服务; 过程:除了制造过程之外,还包括经营过程; 顾客:除购买产品的顾客之外,还包括企业活动能影响的所有的人; 行业:向非制造业延伸,包括商业、公共服务、卫生、保健等。在美国已展开到市级以上政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达,我国质量管理的大Q观念急待加强。 什么是TQM(TQC) TQM(TQC)的内容是: 一、涉及全部有关人员; 二、实现质量保证、不断改进; 三、“质量保证即顾客满意”的观点; 四、质量建立在过程中; 五、必须是经济的。 在ISO8420标准中,对“质量保证”的说明,特别指明是向需方提供信任的活动和要求完全反映顾客的需要。我国企业对“顾客满意”和经济性要求重视不够。 什么是质量文化 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哲学思想,是转变文化素质改变企业行为和思想的一种方式。提出在管理中实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初期的质量管理,基本是建立在互相制约的关系上,譬如出现“把关”这样的名词,迄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质量管理尚是停留在这阶段。近期在我国一些报刊中,开始呼唤企业文化,认为我国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迎来了文化时代,文化价值开始影响生产和消费。因此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必须有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而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必须紧密结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