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人们认识分歧很大。本刊为此开辟专栏讨论,欢迎各种不同观点展开争论。学术观点由作者自负,概不反映编辑部意见。争论原则是:实事求是,体现党的改革开放基本方针,贯彻党的决议精神。 袁木同志在2月7日《经济日报》发表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意在与广大读者与有识之士“求得共识”。通过反复琢磨、逐题推敲,对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指引的方向与目标,在多数问题上,实在无法与袁木同志取得共识,是为文。当然,对袁文内容不应该轻易否定,着重探讨的是全文的思路。 一、关于对国有企业的总体评价 袁文认为:“对国有企业,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进行评价,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和基本立足点。因为对国有企业如果从总体上看应予肯定或者恰恰相反,改革的思路就会迥然不同”。这段开场白讲的很有水平,我愿意就此与袁木同志展开讨论。对此,先把袁文的基本看法摘引如下: 第一、建国以来,它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基础强大的国有工业体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它迄今仍然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主要体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 第三、它在支持改革开放和促进其它经济成分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不是国有企业在各方面的承担,许多改革开放措施的实行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并不低于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1993年国有大中型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9.7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高0.3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高1/3以上。 上述总体评价是以事实与数字为依据的,可说是“振振有辞”、“无懈可击”。其实,它正好违反了袁木同志自己提出的原则,不是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看待国有企业,因而也就不可能就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上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此,概述我的基本看法如下: 第一、国有工业的门类齐全、基础强大是相对的。迄今为止,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的总体装备还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企业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在吸收其它经济成分的经营机制、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方面还大有可为,千万不能骄傲自满。 第二、十六年来,它在工业以致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起了极大的变化。以1978年与1994年对比,国有工业的产值比重已从80%降为50%左右;实现利税从80%降为60%左右;在历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其中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亟待具体分析。 第三、在国有工业企业比重迅猛下降的同时,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城乡集体、合作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综合经济国力大为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不是削弱,而是大为巩固了。对国有企业的总体评价应该纳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系统中去考核,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第四、国有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它经济成分,经济效益指标有高有低,从总体上说远不如袁文所述的那么理想。在同文中,袁木也还不得不承认:“不少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经济效益低下,部分企业长期亏损,有的甚至停产或半停产”。据有关部门统计,亏损面已达40%左右,大体上已有20%以上的国有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边缘。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辽宁与黑龙江等省市,情况尤其严重。 总之,迄今为止,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还缺乏应有的活力,深化改革、加速改革、配套改革已经是当务之急。从上述不同认识出发,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立足点,存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改革思路,在下列九个问题中将进一步作逐个分解。 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与具体内涵 袁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既要从总体上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又要找到全民所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使它们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段话很长,也很难理解。查阅《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段话很短,也很好理解。为什么袁木同志放着言简意赅的现成文件不引,而要自提一套字句噜嗦、概念模糊、方向不清的说法,令人费解。既然袁文在这一方面含糊其辞,我就只能顺着袁文的思路顺藤摸瓜,解开疑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199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它是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内涵的。众所周知,《决定》指引的方向在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以后,在党中央的直接组织领导下,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与反复征集专家意见后作出的,它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方针。对此,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总的方向与目标必须坚定不移、不允逆转。 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来说,《决定》归纳为四句话:“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讲得很全面,也很科学;它是一个整体,互相配合,有机联系,缺一不可。当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各自的理解,分别强调其中某一方面显然无可非议。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通过随时分析,着重抓某一方面的工作更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