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学术动态

      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联合召开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年前在海口召开。与会的100多名中外专家、学者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基础工程

      国有企业如何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过渡是今后改革的重点,也是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会者认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和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的兴起,两种经济体制同时运行的矛盾也突出起来,不少国有企业面临许多困难。特别是去年宏观方面财税、金融、外汇、外贸和价格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国有企业如何认真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就成为迫切的需要。这是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一项基础工程。如果这项基础工程搞不好,不仅宏观改革的各项措施不能到位和完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而且直接关系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与会代表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国有经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造成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亏损,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人力的浪费。其根本原因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没有理顺,国有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体制没有打破。因此,必须实行政企分开,更好地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法人,成为市场的主体,对自己拥有的财产自负盈亏,承担民事责任。一些代表主张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从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法律框架考虑,如果从重新明确谁是国家财产的所有者入手,可能困难和矛盾较多,应从明确委托代理关系入手,首先明确哪些政府对自己管理的财产能行使国有资产代理人的职责,有权对有条件的法人企业授予法人财产权,以便于授权的法人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盘活存量资产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产的增值保值。一些代表认为,必须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国有企业由国家独有的一元化产权结构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混合型产权结构转变。保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重要的是国家的相对控股,并吸收非国有资金入股,以扩大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影响范围。国有资产应主要集中在基础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和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由此实现国有资产效益的最优化。一些大中型企业代表强调,产权改革是个长期的问题,而企业当务之急是生存与发展问题,国家要帮助企业卸掉历史包袱。

      以公司制为主要方向,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的多种有效形式

      代表们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切忌一刀切,必须采取不同的办法和过渡形式。除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和某些特定行业的企业应按国家规定以独资公司改建外,起步阶段改革的重点应是竞争性的大中型企业。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加快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有条件的可吸收外资或其他法人财产进行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试验,对已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应按《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规进行规范,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对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如分离企业办的社会事业,分流多余的职工,研究解决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办法等,对于少数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没有市场的国有企业逐步地依法进行破产、剩余资产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拍卖,或者由其他法人兼并、购买。至于有些小型企业,可根据不同条件,继续进行租赁、承包或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合作企业。

      必须重视国有企业改革中相关问题的解决

      企业改革必须与银行改革相连接,解决好国有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些代表主张在债务重组中将债权变股权,一些代表认为债权转股权未必对企业改革有太多的积极作用,这种转变中的技术问题又十分复杂,如果我们不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自有资本金过度不足,过度依靠信贷办法的话,那么我们想象的所谓产权制度的改变可能会有很大的漏洞。与会代表认为,必须继续搞好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和发展要素市场,并下决心尽可能快地推出社会保障制度,为企业制度的创新,造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改革能够配套地进行。对失业人员要妥善安置,采取的改革措施要取得职工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鼓励在岗位的职工努力提高素质,对分流的职工,也要对其工作和生活进行适当安排,有些还要进行再培训,使他们能重新就业。总之,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