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制采取任何实现形式都必须坚持职工群众当家作主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长存 国防大学副教授、大校

原文出处:
当代思潮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31
分类名称: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199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社会主义国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但无论采取何种具体实现形式,都必须遵循十五大的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切实保证职工群众当家作主。

      一

      劳动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规定。因为公有制是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制度,它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资料的奴隶,而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实质,是在不改变公有制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使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这就决定了,公有制无论采取何种具体实现形式,都必须坚持劳动群众当家作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无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的主人翁地位都不能改变。以任何形式使劳动群众失去主人翁地位,都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的背离。

      国有制的实质是全民所有制。国有资产并非专属企业职工群众集体所有,而是属于全国人民共同占有。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主人不仅仅是企业中的职工群众,而是全国人民。既然如此,国有企业为什么也必须坚持职工群众当家作主呢?这是因为,属于全民所有的任何一部分资产都不可能直接由全民共同管理经营,只能采取委托代理制的办法,把属于全民所有的资产委托给某一部分人来代理经营。委托给什么人来管理经营国有企业最可靠呢?只有委托给企业中的职工群众集体经营最可靠。原因在于:第一,国有企业中的财富是直接由企业中的职工群众运用国有的生产资料创造的,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换来的。国有企业的每一发展,除了国家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外,都与企业中广大职工群众的艰辛劳动分不开。他们能像母亲疼爱自己亲生的孩子那样珍惜企业的财产。第二,国有企业是职工群众的安身立命之所。广大职工群众自身的利益与企业血肉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富俱富、一穷俱穷。国有企业的盛衰兴亡直接影响着职工群众的生计,所以他们是真正把国有企业视为自己命根子的。第三,企业中的职工群众是在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者。把国有企业委托给他们经营,让他们当家作主,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他们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搞好国有企业。

      我们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国有国营制,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制——把属于全民的资产委托给国家来代行所有权和经营权。这种管理经营体制虽然在建国初期对发展国有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自身所固有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政府对国有企业包揽一切,统得过死。在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们既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没有明确的经济责任,经营好坏与其自身利益没有直接联系。从而形成了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的状况,不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便于使国有企业作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削弱了国有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我们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在不改变国有制性质的大前提下,“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192页),“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 同时广泛调动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同上,180 页)也就是用多种形式把国有资产委托给在第一线直接创造财富的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来管理经营,使他们更好地当家作主,获得民主管理经营国有企业的充分自主权,并对作为所有者代表的国家承担经济责任,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使经营的好坏与职工群众自身的利益直接挂起钩来;从而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权、责、利相统一,激励和约束相统一的富有活力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党中央一再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搞好国有企业,绝非仅仅是指依靠工人群众干活,而是指依靠工人群众在国有企业中当家作主,充分全面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

      二

      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之所以长期走不出困境,是因为国有企业改革还没有真正找到一条获得实质性突破的好路子。有的甚至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根本就不可能搞好,改革的根本出路是放弃国有制。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正如前面所说,邓小平早已给我们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子。这就是: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权力下放,实现管理民主化。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和措施,都是按照这个思路制定的。大量事实表明,凡是真正按照这条路子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有许多国有企业之所以长期陷入困境,虽然具体原因极其复杂,但都有一个带共性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进行的改革没有真正按照邓小平指引的路子办。问题出在自从开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一些违背邓小平指引的路子而又颇具影响力的改革理论和思路,对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和措施起了很大干扰作用,把许多人的注意力和许多地方的国有企业改革引到了错误的方向,下面不妨试举几例:

      例一:有人极力宣扬依靠个别能人办企业的理论,导致某些地方把搞好国有企业的希望单纯寄托在依靠个别“能人”的基点上。有的把国有企业委托给个别“能人”承包经营,有的脱离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片面强调厂长(经理)个人负责制。使职工群众完全失去了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力,使个别人在企业中拥有不受任何监督制约的权力。这种搞法,虽然也有品德高尚的能人能自觉地依靠广大职工群众,使企业很快扭亏为盈的例子;更多的却是承包者独断专行,以权谋私,一个人很快就把好端端的国有企业搞垮的例子。脱离群众民主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有些承包者只考虑自己捞好处和讨取授权给自己的上级领导人欢心,根本不关心国家利益,不把职工群众放在眼里,我行我素、挥霍浪费、贪污受贿;有的一边经营国有企业一边用亲属名义经营自己的私有企业,搞瘦了国企而养肥了私企;有的把企业搞垮后抬腿就走、易地做官;有的自己捞足了油水、搞垮国企后就去当私营老板或私人股东,连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都不怕;还有的甚至早已准备好了出国护照,一旦罪行败露就跑出国门去。诸如此类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搞好国有企业确实需要能人。但需要的是能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心里装着职工群众、紧紧依靠职工群众,能团结和率领广大职工为国有经济发展齐心奋斗的能人。那些心中只有自己没有职工群众的“能人”是小人,得不到职工群众支持的能人会变成庸人,脱离开职工群众监督的能人很容易变成坏人。还应看到,企业职工群众中就有能人,职工群众完全能够推举出自己的能人,也可以从社会上选聘值得依赖的能人。只有依靠职工群众,民主决定厂长(经理)人选,方能防止能人因脱离群众支持而变成庸人,因脱离群众监督而变成坏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