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需求和欲望不断增多,物质化和功利化让人们感到精神困顿和生活意义缺失,负性情绪也随之增多。无聊作为一种个体因为活动缺乏和兴趣丧失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1],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加拿大研究与健康机构2003年调查显示,12~19岁的青少年中有51%的人报告“容易感到无聊”[2]。尽管无聊是一种常见的、不明显的情绪状态,好像微不足道,但其影响远比想象的更严重。研究发现,无聊体验会导致个体注意力涣散,造成认知错误和认知需求降低[3];伴有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4];引发过度进食、药物滥用等偏离行为[5-6];影响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和学业投入[7-8]。当前研究者主要从情感、认知、生理、动机等方面对无聊进行阐释,虽然没有得出统一结论,但都一致认为无聊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9],与外在刺激、注意认知、生理唤醒等因素相关[10-11];是当个体面对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无法得到充分满足时,而产生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12]。 无聊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在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12]。研究发现,无聊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密切。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能理解、领会自己的生活,发现自身生活的重要性,并能认识到生命的目标和使命[14]。生命意义感包含生命意义拥有和生命意义追求两个独立的维度,前者是对生命意义的感知,后者是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14]。无聊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状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存在负相关,无聊可以显著预测生命意义感[15],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16]。但无聊作用于生命意义感两个维度的内在机制还缺乏研究。 发展资源理论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认为个体自身和情境,即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均能对个体—情境关系的变化做出贡献[17]。内在资源代表青少年拥有引导其行为的技能、价值观、能力和自我知觉等;而外在资源代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环境特征,如社会关系网络、可获得的资源、社会机构等[18-19]。从发展资源理论来看,内在和外在资源很可能是无聊对生命意义感的作用机制。 从内在资源来看,青少年要获得积极的发展,需要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自我和所处环境的最佳匹配。自我调节不仅包含行为,还包含对思想、情绪和冲动性的调节[20]。认知灵活性是个体采取灵活的认知策略能力,对个体能力发展和环境适应有重要作用[21]。此外,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也是自我调节的重要策略,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22],为应对无聊带来的负性情绪反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会起到作用。因此,本研究将考察认知灵活性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两种内在资源在无聊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从外在资源来看,社会支持是个体从社会网络、亲友处获得物质或精神的帮助[23]。Watt等人发现,高无聊倾向的大学生其社会心理发展水平要低于低无聊倾向的大学生,同伴关系也更差[24]。而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也是生命意义感的重要来源[25]。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体同时也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也会影响个体的生命意义感。因此,本研究也将考察社会支持这种外在资源在无聊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数据采集方式,抽取理工类、人文社科类、财经类共5所高校的学生参与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主试进行施测,被试在其教室填写纸质版调查问卷,用时大约需要30分钟。施测者告知被试其参与是完全自愿的,可以在调研的任何阶段退出。最终,共计2482名大学生参与本次调查研究,其中男生1300人(52.38%),女生1180人(47.54%),未填写2人(0.08%);一年级888人(35.8%),二年级710人(28.6%),三年级524人(21.1%),四年级及以上355人(14.3%),未填写5人(0.2%);平均年龄19.33±1.39岁。 1.2 方法 1.2.1 无聊量表(Multidimensional State Boredom Scale,MSBS)[26] 该量表共有24道题目,包含脱离感、高唤醒、低唤醒、注意力缺失、时间感5个维度,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方式,1分(完全不同意)到7分(完全同意),总分越高表明个体当前状态越无聊。该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2]。本研究中,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 1.2.2 生命意义感问卷(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ILQ)[27] 该问卷共有10个题目,包含拥有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两个维度,分别测量个体追求生命价值的倾向以及感知生活的目标和价值。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方式,1分(完全不同意)到7分(完全同意),分数越高代表生命意义感水平越高。该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3]。本研究中,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1.2.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RES)[28] 该问卷共有12个题目,包含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OS)、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DES),以及调节生气/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ANG)3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法,1分(很不符合)到5分(非常符合),分值越高代表情绪调节能力越高。该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4]。本研究中,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