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21)05-0091-08 在心理学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学科分支当中,文化心理学属于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分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对文化心理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考察和探索,提出了要创造和运用内含文化的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本身就要去运用跨文化的观点。但是,正因为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很难加以解释,使得其研究结果被广泛地忽略了。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是为了排除文化而得出普遍的结果,所以这就另外需要一个新的学科,那就是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是将人的心智看成内容驱动的、特定领域的、环境构造的、历史变化的、文化多样的。①有研究则指出,文化心理学是为了使人的认知具有意义。那么,文化心理学就是有关人的存在方式的科学。这关系到或涉及人的心理的更高级的功能,如人的心理意向性,人的目标指向性,人的适应复杂性。那么,文化就是检视人类经验的透镜。②有研究认为,文化心理学是对心理学追求普遍性的挑战。在许多国家中,心理学都是舶来品,是从国外引入的。这带来的常常就是对特殊性的忽略。在本土文化之中,不仅环境是特殊的,与环境直接相关的心理行为也是特殊的。这带来的就是“旁观者”与“亲历者”之间的区别,就是“置身于外”与“置身于内”之间的区别。③有研究认为,心理学家实际上就应该是文化人类学家。这强调的就是所谓的“新文化心理学”。这涉及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对主流心理学进行批判,提倡更具文化敏感性的心理学研究,二是号召对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这涉及对人文性、文化研究、社会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进行关联。④有研究探讨了基于活动理论观点的文化心理学,强调文化活动、文化产物、文化理念对心理现象的影响,并认为文化活动、文化产物、文化理念与心理现象是辩证的关系。⑤这在心理学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之中显得尤其突出和鲜明。当然,文化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和演变体现出一系列重大的转换和转折,具有思想原则、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围上的不断扩展。这包括在文化心理学研究范式上的转换,体现出文化心理学在发展趋势上的特征,以及在文化心理学的学科使命上的承担。因此,文化心理学的未来走向实际上正在汇聚一系列的重要资源,正在积聚一连串的重大变革,正在凝聚一波次的重点转换。 一、文化心理学的历史进程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自身的演变和转换。有研究考察了文化心理学的历史进程、演变阶段,指出文化心理学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或阶段。在不同的时期里,文化心理学的知识论立场、方法论主张、研究进路特色及研究方法特征都有重要的变化。⑥ 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追求共同和普遍的心理机制。当时的文化心理学假定人类有统一的心理机制,致力于从不同的文化中追寻这一本有的中枢运作机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者通常是采用跨文化的理论概念和研究工具来验证人类心理的中枢运作机制的普遍特性。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开始关注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脉络。当时的文化心理学转而重视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母体的联系,特别是从社会文化的脉络去考察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这就不是从假定的共有心理机制出发,而是从特定的社会文化出发。这一方面是指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指运用特定文化的观点和概念来探讨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的性质、活动和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是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建构、象征行动及社会实践的文化内涵。那么,文化就不再是外在地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存在,而是内在于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存在。社会文化的环境和资源的存在及作用取决于人们捕捉和运用的历程和方式。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的世界,也正是如此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此时的文化心理学开始更多地从解释学的观点切入,通过解释学来建立文化心理学的知识。 这实际上表明的是,文化心理学的学科在思想发展和理论建构的过程之中,进而在研究方法和考察工具的进化之中,最后在学科建设和学术进步的演变之中,自身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框架曾产生的变革和转换。那么,研究范式的转换给文化心理学所带来的就是思想理论的更替、方法工具的转换、学科学术的递进。文化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和更替,可以体现在以特定尺度来衡量的方面。那么,早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是将文化的存在看作决定心理行为的外在制约条件。后来的文化心理学研究范式则排除了文化,而是将心理的存在看成是自主决定的,甚至心理本身是决定文化的。目前的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则是将文化与心理看作是共生演变的,是一体化的进程。 文化心理学在自身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之中,最为重要的是从民族心理到文化心理的研究转向。有研究考察了创建科学心理学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所起始的民族心理学的探索。研究指出,冯特所开创性分离的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在除了重视实验室对个体心理的研究之外,还同样重视研究种族心理。这属于人的社会经验和文化产物,也就是由民族心理学所体现的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他所探索的民族心理学的问题包括了如民族的语言、艺术、宗教,乃至于婚姻与家庭、图腾制度、鬼神的信仰、道德与法律、劳动与生产、战争与武器等人类文化的要素。这些要素虽受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但实质上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冯特所重视的不仅是实验室中对个体对象的研究,他在民族心理学这一领域中,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这实际上就是对“人类文化的全部要素”进行考察。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包括了四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原始人,涉及原始人的发现、婚姻和家庭、社会结构、语言和思维、早期的巫术和魔鬼的信仰、艺术的萌芽、智力特征和道德特征;第二部分是图腾制度,涉及图腾制度的一般特点、图腾文化的阶段、图腾的部落组织、图腾制度的婚姻、图腾崇拜的发展形式、图腾时代的艺术;第三部分是英雄与神的时代,涉及英雄时代的外部文化、家庭组织、阶级分化与职业分工、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神的起源、英雄时代的艺术;第四部分是人性的发展,涉及的内容包括:一方面,“人性”指全人类,或者至少绝大多数的人;另一方面,“人性”具有价值属性。这涉及人际关系和民族间交往中所表现出的伦理特性。这一层意思使“人性”一词包含了双重含义,即“人类”和“人类本性”的含义。世界帝国、世界文化、世界宗教和世界历史代表了人性发展的四个主要步骤。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为心理学开拓了一个十分广阔、亟待开展的新领域。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