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分为“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两个维度;前者主要测量受访者感知到的“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政治体系和政府决策的能力”,后者主要测量“对自我在社会变革进程中的影响力”。20世纪50年代,政治学家为解释选举中的投票行为建构了这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影响投票行为的非社会经济要素。后来,政治效能感为学界所关注,并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外政治效能感的知识图谱和研究前沿热点问题等进行探讨。 一、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 CiteSpace可通过对文献的题目、作者、引文、关键词和主题词等信息的“共引”分析,实现知识的可视化。①本文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借助CiteSpace,以文献被引频次与中心性为依据,绘制国外政治效能感研究的知识图谱,揭示其领域内的知识结构、发展脉络和前沿热点,为国内政治效能感的研究提供新知识。分析的文献源于美国科技信息所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方法为“TS=political efficacy,时间跨度=1998-2015(现有数据库起止年限)”。经过筛选、对比和剔重,共获得260条文献题录,260条引文,被引频次总计2082次,每条题录包括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发表年份/期(卷)与参考文献等。
图1:1998年以来WOS期刊发表数和引用数 来源:作者整理。 二、时间脉络、主要国家和作者 政治效能感的概念提出后得到学者的关注,美国作为研究的主要国家,安格斯·坎贝尔(Angus Campbell)、罗伯特·莱恩(Robert E.Lane)等的范式研究为政治效能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社会学习理论、政治行为学与政治心理学等的合流为政治效能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时间脉络 2004年以来政治效能感的研究论文数量呈明显增加趋势,2006年以来引文数量迅速增加,近几年来,政治效能感的相关文献引用频次在两千次以上(见图1)。 (二)主要国家 政治效能感的研究源于美国,很快扩散到欧洲。作为开展研究最早的国家,美国是近年来研究引用频次最高的国家,并引导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在1952年设计出测量该概念的第一套问卷,1982年威斯康星大学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公民志愿精神与人际间信任关系,俄亥俄大学在1960年建立了动态模型测量公民意识形态与投票率、政党动员、国会最终决策间的关系。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和德国对政治效能感也进行了较多研究。我国近年也成为研究政治效能感的主要国家之一,说明政治效能感不仅仅限于对西方国家投票行为的解释,也可用于非西方式民主国家的政治参与行为研究。 (三)主要作者 通过高被引文献作者视图,以作者共被引为核心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可识别政治效能感领域代表人物。②1950年代,政治效能感的概念由安格斯·坎贝尔提出,随后罗伯特·莱恩从心理学出发,区分了政治效能感的两大维度。1980年代,为解决政治心理学概念的信度效度,理查德·涅米(Richard G.Niemi)等学者通过设计量表、量化分析实验等方法,重新构建了政治效能感测量的理论和知识,政治效能感的研究走出政治心理学范畴,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阿尔伯特·班德拉(Albert Bandura)通过研究人对各种强化的认知调节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行为和认知科学研究,推动了政治效能感与行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合流。后来,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Putnam)创造了一个更具宏观意义的政治效能感—社会资本理论,使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选举投票行为的个人心理层面,而进入到国家和社会中的政治参与。 三、学科分布 知识图谱技术利用聚类、多维尺度等方法,实现研究领域的可视化,CiteSpace通过共被引网络简化为若干聚类群,展现出政治效能感研究学科分布与相关领域。③从政治效能感文献学科分布网络视图看,政治效能感的研究呈现出学科交叉、跨领域发展趋势。作为重要的政治态度变量,概念提出时是典型的政治心理学概念。自1920年代开始,心理学知识在政治学领域就得到实际应用。④1970年代初,政治心理学已发展为较成熟的学科。目前,政治效能感的研究前沿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科学等,且依然有明显的心理学与政治学交叉的特点。从使用频次看,政府与法学、政治科学、心理学、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对政治效能感较多关注,同时与该领域中心性较高的学科还有社会学、管理学、商业和经济学等学科。 通过学科分布可视化图,清晰地看出,虽然政治效能感源于政治心理学领域,但其获得了多个相关学科领域的认可与关注。其中部分研究热点还具有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近年来西方关注的社会网络、社群建设和族群政治等热点研究方面,政治效能感也被广泛运用,说明了随着时代和研究的扩展,该概念内涵也在不断丰富,适用情境也在不断增多。 四、研究经典与拓展 (一)范式研究:概念的诞生和演化 二战后,美国政治科学家普遍关注投票行为,期望预测总统选举结果。当时学者受理性人假设影响,普遍认为投票行为是社会经济因素的结果,但安格斯·坎贝尔提出质疑,他通过比较1952年大选中个体公民的实际投票行为与1948年大选的投票经验,把时政事件、投票行为和公民人口统计学联系起来,对影响普通公民投票行为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在公民投票过程中,个体性非社会经济因素—即公民的政治效能感—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⑤安格斯·坎贝尔提出“政治效能感”概念,并定义为“个人认为其政治行动能够在政治进程中发挥一定影响力的感觉”。⑥此后,罗伯特·莱恩认为政治效能感应进行维度区分:与他人相比,个人自认为对政府具有影响力;相对政治体系而言,个人自认为政府会对其要求有所回应。⑦因此,罗伯特·莱恩从理论上分为内在政治效能感与外在政治效能感两个维度,前者为政治影响力,后者为政治系统回应力,这样分类更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情境中政治现象丰富和复杂的特质,得到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