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国际政治理论流派中,地缘政治研究所引起的争议最多,最为复杂。从理论成熟到今天的一百年中,地缘政治学历经兴衰荣辱,对各大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影响深远。对地缘政治学至今仍没有统一而客观的评价,争论持续不休,但可以明确的是,在21世纪,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还会受到普遍的关注,它仍然是国际政治学者们分析时局、作出判断、提供对策时的主要理论工具之一。 一、地缘政治研究百年发展史概述 地缘政治研究的源头始于孙子、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理等先哲对地理与政治、空间与权力、领土与战争之间关系的探讨。19世纪末,瑞典人切伦(R.Kjellen)第一次提出“地缘政治学(Geopolitiks)”概念,但真正成熟的地缘政治研究却是从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H.Machinder)开始的,他在1904年发表的《历史的地理枢纽》是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学论文。(注: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更早的美国海军上将马汉(A.Mahan)和稍晚的意大利将军杜黑(GuilioDouhet)也是地缘政治或地缘战略研究的宗师,但比起麦金德来说,他们的研究在理论深度、影响广度和成熟性方面都要逊色得多。这三位“地缘政治学之父”所奠定的所谓“陆权论”、“海权论”和“制空权论”是地缘政治研究的最基本流派,此后的学者大多是沿着他们指引的道路向前探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缘政治研究出现法西斯化趋势,并迅速成为德国和日本侵略扩张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二战期间最大的“神话”是:在地缘战略的指导下,“轴心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令人震惊的胜利,而在战争后期,军事行动和地缘政治学的一些法则相违背则导致了一些具体战略方向上的失利。(注:J·帕克:《二十世纪西方地理政治思想》,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1~86页,刘从德:《地缘政治学:历史,方法与世界格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4~138。)地缘政治学的神秘性曾使其轰动一时。正因如此,二战以后,地缘政治研究一度受到冷落(尤其是在苏联),但其独特的分析视角和鲜明的政策针对性使它在西方世界再度兴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社会处于一个“大分化、大动荡”的时代,这对地缘政治学的复兴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此后,地缘政治学及其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左右着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决策层及公众舆论,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历史。斯皮克曼(N.J.Spykman)、乔治·凯南、尼克松、基辛格、布热津斯基都是冷战时期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或地缘战略家,而苏联外长葛罗米科也曾被认为是出色的地缘战略实践家。(注:冯绍雷:《国际关系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03~106页。)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转型期世界局势的持续动荡,促进了地缘政治学的“全球化”进程。当代地缘政治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的学术运动。在所有具有国际抱负的国家,基本上都形成了自己的地缘政治理论或制定了相应的地缘战略。 在美国,和其它国际政治理论一样,地缘政治研究最为发达,一直受到政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众多杰出的地缘政治理论家都出现在美国。近年来在学术方面最为活跃的是Z·布热津斯基和S·亨廷顿。(注:S·亨廷顿是在多种学科的理论领域内有建树的学者,他以《文明的冲突》一文把文明的空间分布和历史斗争这一命题引入了地缘政治学研究领域。)对“地缘经济学”的研究也始于美国。连金融家绍罗什(George Soros)在分析国际经济形势时也使用沃伦斯坦建立起来的“中心—外围”地缘政治—经济模型。(注: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45~199页,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265~286页。) 在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俄罗斯形成强烈的刺激性影响:领土缩减到彼得时代的规模;一系列出海口的丧失;俄罗斯像被挤进了欧亚大陆的角落中一样,越来越像一个内陆国家。在这种形势下,地缘政治理论填补了战略指导方面的意识形态空白,以解释俄国日趋恶化的国际环境。在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地缘政治理论被充分肯定,成为俄罗斯军事学说和国家安全政策构想的基础。(注:冯绍雷:《制度的变迁与对外关系》,上海:人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383~399页,王一炬,李大军:《俄罗斯军情了望》,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年,75~77页。) 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和欧盟组织均设有地缘政治研究机构。在结合传统的基础上,欧洲学者进行着非常前沿的探索,在所谓的生态地缘政治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注:T·巴尔哈尼娜:《地缘政治学的预言与俄罗斯》,(俄)мэмο.1996(3)。) 二、地缘政治研究中的几个争议性问题 20世纪可以被定义为地缘政治世纪。战争和领土变更频繁,民族国家数量迅速增加,军事集团和政治联盟几度变迁。世界范围内的权力分配迅速变化:欧洲范围内的国际斗争扩展到大西洋和新大陆,古老的亚洲、非洲地区也被卷了进去。在新世纪,地缘政治学的研究也与其它社会科学一样面临着挑战:如何解决理论争议,去除历史包袱,思考新的问题,以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对人地关系的改变等等。 1.地缘政治学的概念 “地缘政治学”概念本身就充满争议。国内学者就地缘政治学和地缘战略学的定义一直没有形成共识。总的来说,有三种意见: 一种是以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为代表。认为地缘政治学是“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18~19页。)认为地理因素是地缘政治学的核心因素之一,地理学至少为地缘政治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工具箱。地缘政治学是以人文地理学为基础和最终归宿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地缘政治学是地理政治学扩展到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产物。(注: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4~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