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无意识与语言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 邮政编码:100871

原文出处:
人文杂志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8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如果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继承和创新方面已经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相当的不同,那么,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0),却在众人纷纷背离弗洛伊德原则之时,呼唤“回到弗洛伊德”。

      拉康作为一位震撼了二十世纪学术界的著名思想家,在学术思想的多方面都有所拓进。他反对英美新弗洛伊德主义从外部即社会文化方面来阐释弗洛伊德,同时,他也反对荣格那种心理化倾向和集体无意识化的神秘倾向,认为这些观点使弗洛伊德的学说平庸无奇地“精神病化”了。

      拉康与其他法国结构主义者重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无意识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他一以贯之地把精神分析学作为结构主义研究的对象,并强调要借助于结构语言学的模式,用科学的术语对“无意识”加以描述,从而使其纳入现代人文科学的领域。

      拉康对心理分析学说的理论倾向性作了重大的再思考。他的一生是不断地创立学派,又不断地背离自己的学派的一生。他那种独立不羁、极富个性、喜好论战的学术风格,使他的学术生涯成为与其曾经隶属过的所有学会和团体粗暴决裂的历程。他的著作充满了玄虚的概念和极富抽象色彩的言述方式,具有一种相当晦涩的文风,藉此反抗那种把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日常语言分析的做法,并与纯粹运用于心理医疗的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划清了界限。因此,拉康理论出现以后,获得了相当一部分追随者,受到作家、电影评论家、女权论者、哲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的广泛注意和重视。拉康作为一位主要的结构主义乃至是后结构主义思想家,活跃于当代思想舞台。

      一般认为,拉康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主要是从精神病学逐渐走向精神分析学时期,其代表作是1932年发表的博士论文《论偏执狂病态心理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以及1936年他首次提出的“主体形成阶段”学说,即“镜像阶段”理论。中期是发表著名的讲演——《罗马讲演》并形成了自己精神分析学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言语和言语活动在精神分析学中的功能和范围》,这为其未来的思想学术方向勾划了大致轮廓。当然,他在1953年还倡导“回到弗洛伊德去”的学术意向,并向公众开放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拉康研究班”的讲演。晚期是与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决裂而进入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时期。这一时期,他逐渐从精神分析学上升到结构主义理论,甚至最终上升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如关于人类主体的思想、关于能指的优先地位的主体观念,关于欲望需求的本质的探讨,甚至还提出关于后启蒙运动( Post-Enlightenment),从现代语言学、哲学、 人类学等更广泛的思想维度转向了结构主义的哲学,并为自己新的文化话语寻求新的语汇。他在后期与萨特的“他者”(Other)这一概念展开论战,并与梅·庞蒂就 “肉体”(the Body)概念展开争论。晚期, 他还将海德格尔的后期著作译成法语,并十分喜爱海德格尔关于语言、诗歌和真理的观点。这些思想倾向使得他在关于文本解读和叙事抑制的意义揭示方面具有不俗的见解,并影响了阿尔都塞、福科、德里达的思想。

      一 无意识话语与主体理论

      “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无论是弗洛伊德、荣格、还是拉康,都对无意识理论进行过认真地分析。当然,弗洛伊德强调的是“个体无意识”,荣格强调的是“集体无意识”,拉康则将语言导入无意识中,强调“无意识作为主体的语言生成和主体的生成”,包括镜像阶段、主体的想象、象征和现实的三个层次。拉康在《形成“我”的功能的镜像阶段》一文中(注:J.Lacan,Ecrits:A Selection.trans.by Alan Sheridan,New York :W.W.Norton and Company Inc.1977.pp.1-7.),强调并不是无意识产生语言,而是语言产生无意识,人这一主体是在婴儿时期通过对外在的“他者”的接受而逐渐认识自我的。

      1 镜像阶段

      所谓镜像阶段,指人的心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分化阶段。拉康根据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婴儿入世时本是一个“未分化的”、“非主体的”存在物,此时无物无我,混沌一片。“婴儿的经验是一种混乱,是一种形状不定的一团”(注:J.Lacan,The Four Fundamental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trans.by Alan Sheridan,London,1977.p.177.)。从他六个月到十八个月期间才达到生存史上第一个重要转折点——“镜像阶段”。这一期间婴儿首次在镜中看见了自己的形象并“认出了自己”,发现自己的肢体原来为一个整体。他认出了镜子中的自己,感到欢喜, 紧偎着在镜子面前抱着他的大人。 (注:J.Lacan,The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p.2.) 这是主体形成的开始,在此时期以前,世界好比是个母体,婴儿尚不能使自己同母体分开。拉康认为,婴儿在镜像前的自我认识就是“自我”的首次出现,这个过程他称之为“首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首次同化”也就是第一次的“自我异化”,因为此时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原始的“我”似乎被分裂了。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这种发现了作为整体的自己的像而“像”又不存在,这个内在的矛盾就是“自我”的异化。大人形象与其他婴儿具有和婴儿镜像相同的功能,婴儿可以从他们的形象中比拟出自己在世界中这唯一的其他存在物组成了“双边关系”。拉康把这一关系归结为“母子双边关系”,因为母亲是此时婴儿世界唯一重要的“他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