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缔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也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思想体系,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了精辟的阐述,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的教育思想。列宁和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此仅对他们关于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等问题作一粗浅的比较研究。 一、社会要发展,教育应先行 十月革命的俄国,不仅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也极为落后。1923年初,列宁忍着巨大病痛翻阅了刚出版的《俄国识字状况》。该书将俄国分成三大区域——欧俄、北高加索、西伯利亚进行了统计,1920年最发达的欧俄地区每一千人口中识字人数也只有330人,而西伯利亚西部仅有218人,将近80%是文盲。这一资料像面镜子清晰地说明了俄国的文化状况,“这说明我们还要做多少非做不可的粗活,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6~357页。)。列宁清楚地知道,“不识字的人实现不了电气化”(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页。) ,更不可能“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9页。)。为了扫除文盲,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水平,必须将工作重点进行转移,由以前以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为主的革命斗争“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要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将“教育任务”“提到首位”(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0、405页。)。 旧中国的教育只为社会上层人士设立,绝大多数民众与之无缘。建国初期,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有了相当快的发展,然而,“文革”期间教育战线成了重灾区,广大教育工作者遭受严重摧残,交白卷的小丑被捧为英雄,出现了学校不办学、学生不上课、教师不教书的混乱局面,这使我国同发达国家在教育事业上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教育的倒退,使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心急如焚的邓小平在恢复工作不久,就“自告奋勇”来抓教育。他认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页。),“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注:《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页。)。因为教育不仅是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养和输送各种科技人才的园地,是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结合起来的纽带,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邓小平认为,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关键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不能将工作重点的转移单纯地看作只转到经济建设上,而应看作重点的转移也应包括转到教育上。他针对一些领导只抓经济,不真抓教育的实际,指出:“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因此,他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他认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到建国一百周年,经济建设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注:《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第718~719页。)。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我党从十二大以来,一直将教育列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和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大强调:“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列宁和邓小平虽处在不同时代,但俄中两国的国情极为相似,都是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这决定两人都肩负着如何在经济文化如此落后的国家中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两人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根据本国国情,作出了相同的抉择:都主张将工作的重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上来,都主张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都认为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关系到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未来,都将教育的发展看作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看作是带动社会发展的龙头,都主张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二、齐抓共管、促进教育发展 俄、中两国都是穷国、大国,穷国、大国办教育难度大。列宁和邓小平主张各行各业都应支持教育事业。列宁指出,“我们应该吸收数百万有用的人才来为共产主义教育服务”(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2页。)。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他在南巡讲话时又说:“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呢? 列宁和邓小平都认为由执政党——共产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列宁要求“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和所有无产阶级组织,应当作为最积极、最主要的力量参与整个国民教育事业”(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1~302页。)。邓小平根据我国实际,将党抓教育讲得更为具体深刻,他说:“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比如说,改革的决定,在你那个地区、那个部门,怎样贯彻落实?校舍和教学设备不够,怎样解决?学校经费不足,怎样筹集?师生的伙食,怎样办得好一点?师资培训,怎样组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改进?等等。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当然,党对教育的领导并非是对教育工作的干涉,而是要服务;是抓头头,抓方针;是将教育工作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入党,充分发挥党员教师教书育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搞好后勤保障,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几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