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展画 杭州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当前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起来,在逻辑上犯了不可比性的错误。“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否定。作者进而分析了“传统教育”模式在指导思想、内容、形式和功能四个方面的特点,以及“素质教育”在当代提出的社会背景与认识背景,主张要对包括教育目的、方针、内容、方法等在内的整个教育模式进行新的选择。最后,作者分析了以“考试导向型”为特征的“传统教育”的三个内在缺陷,并据此提出了教育观念首先需要转变的三个方面。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或者说新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出现在当代并非是偶然的。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是对原有教育的一种否定或革新,也是当代教育对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新质所作出的一种主动顺应。

      “素质教育”之所以要提出,是因为我们原有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这些缺陷已使我们的教育不能发挥出最佳的功能,不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势相吻合。因此,原有的教育(或者可称为“传统教育”)需要变革。然而,原有的教育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中渐次演变而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选择,反映了某些必然的联系。

      我认为,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讨论中,我们多少有点忽视了对“传统教育”的较为客观的分析,尤其是忽视了对“传统教育”历史成因的分析。反映在当前这场讨论中的问题就是:我们把“应试”看成是“传统教育”的本质特征,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应地加以比照,并主观地从中寻找出各种“对立”的关系,以此来证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然而,这一论证思路却在逻辑上犯了不可比性的错误:素质是“内容”,应试是“形式”,而内容与形式之间不具有可比性。这种逻辑上的错误便造成了认识上的种种形而上学,并已对学校教育的实践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将“有没有考试”或“考试用百分制还是用五分制”作为是否实行“素质教育”的标准,将在学校中推行“素质教育”片面地看成是加强音、体、美或课外活动(或“活动课程”)的代名词等,在客观上导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虚假局面。

      我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变化,是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教育思想的一种革新,而不是教育形式乃至教育模式的改革,尽管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的变化实际上也会导致教育形式或模式不同程度上的变化。

      任何革新和变化,都是相对于原有基础或状况而言的。作为一种新的观念或思想,“素质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而提的。毋庸置言,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考试”或者说“应试”成份被过分地强化了,但“考试”或“应试”并不是“传统教育”的本质特点。

      “传统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传统教育”是一个相对含糊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这里,暂且将“传统教育”界定为:历史地形成的并且已运作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教育。这一界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前提,即:“传统教育”是以往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教育与以往的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的产物,是对社会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的一种推动力。这是我们对“传统教育”应首先达成的认识。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生存危机始终是人类必须首先正视的基本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必须首先处理的基本关系;在处理这个关系的过程中,如何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以便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战胜自然,则是人类社会必须首先给予关注的重要方面。“传统教育”正是在这种逻辑关系的一个必然产物。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已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刻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 〕“生存危机”决定了在人类社会的所有关系中“人与自然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为了解决好这种关系,也就是说,为了使人在不断深入地全面地认识自然的同时能够不断地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从而使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能占据能动的地位,“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就成为迫在眉睫的第一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图腾”、宗教等现象的出现则是人类在认识水平较为低下的情况下满足这种需要的一种“无奈”的消极的反映。

      因此,以往的人类社会,是一个以“认识能力”为基本动力、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框架的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努力,人类的教育形成了与这种社会相一致、相协调的模式,渐次建立了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样一个教育体系中,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渐次成为整个教育的“中心”。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教育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在不断地加强。

      那么,近代以来,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建立的教育模式具有哪些本质特点呢?

      一、教育的基本倾向是“主知主义”

      把人的认知活动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把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枢纽,以此来理解、要求、规定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是“传统教育”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一直在强调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学生能力的发展只能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才能进行。这一命题蕴含着这样两个观念:只有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才能发展相应的能力;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前提。因此,在作为学校教育之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中,以往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教学过程的认知环节上,诸如夸美纽斯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说,赫尔巴特的“明了、联合、系统、方法”说,杜威的“疑难情境、产生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验证假设”说等,无不是以人的认知活动为中心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