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教育思想主旨

——“成人之道”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亚萍,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 梁励,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讲师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儒家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对中华灿烂文化的创造,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索儒家教育思想的真谛——“成人之道”,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学说,以阐述儒家教育思想的主旨,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仁智统一的“成人”观。

      “成人”一词,在孔子兴办教育之前已被采用,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多年后,由楚返晋后论功行赏,将其追随者分为三等,即“成人”,“贤人”,“免我于患难之中”者。〔1〕

      作为儒家教育思想创始人孔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禁令,提倡“有教无类”,打破特权,扩大了教育规模。他创办学校实施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理想中的“君子”,即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论语》记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2〕这里,他提到一个人格完善的君子,必须具备相当的智慧、 廉洁、勇敢、才艺诸种完美的品格和素质,并辅之以礼乐的修饰,才能使受教育者在人格的全面发展上取得进展。显然,孔子的“成人”观,已涉及到人的主体知性潜能,德性的修为与审美情趣的培养,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格规范问题。在孔子看来追求圣人具备的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应该是“成人”教育的最高目标。但这不是一蹴可就的,需要经历一个刻苦学习,内省反思,砥砺磨练的过程。

      作为教育家孔子,培养人才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修己以敬”,即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处世待人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其二是“修己以安人”,即掌握治国安民的知识,使他人得到安乐,社会达于安定。在《论语》《樊迟问仁》一章中,他将“仁”解释为“爱人”,把“知”解释为“知人”。在《里仁》一章中,他又将此发挥为:“仁者安人,智者利仁”。认为只有具备了“知”的素质,才有利于“仁”的形成和实施。归根到底,“知”是从属于“仁”的,而“仁”则是孔子思想的主旨之一。显然,在孔子思想中,对德育予以高度重视。但智育也很重要,他说:“未知,焉有仁”?〔3〕在他看来,没有智, 也就没有真正的“仁”,仁与智应是和谐统一的。

      为实施“成人”的教育目标,孔子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在这方面做出表率,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知态度,为学生树立了仁智统一的楷模。他为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与学生进行情感心灵的交流;他真诚地向学生表示:“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4〕孔子认为,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充分信任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完善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他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5〕即在教育过程中,如对学生充满爱心,就要劝勉他;对学生坦荡真诚,就要教导他。所以爱护学生,严格要求,“诲人不倦’的教学风格,正是孔子“仁”的表现与敬业精神的灌输。他以自身的实践及品格与榜样,为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不朽的精华。

      儒家教育思想家孟子和荀子都非常赞美孔子的“仁智”教育思想,认为仁智统一是理想完善人格的主要特征,称之为“成人”、“君子”、“大丈夫”、“圣人”,并肯定教育过程是培养和完善个人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孟子说:“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6 〕荀子也认为:“孔子仁智且不敝……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7〕

      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仁智统一的完善人格,以达于“成人”的境界,在孔子看来,既要靠众人的帮助,如师友切磋交流与共同“言志”;又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追求。为此,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他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8〕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9〕由此而引申,“志于学”,即“志于仁”,“志于道”。 他十分突出人格中意志的力量,并勉励弟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0〕在他看来,一个人始终不渝地有志于仁,从事于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品性和觉悟,持之以恒,就可以达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成人”境界,甚至在生死关头作出牺牲。他教诲弟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1〕这种坚持原则,勇于为理想而献身的完善品格,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杀身成仁”,也就成为中国人遵循的重要道德标准,亦被鲁迅誉为中国人的脊梁。

      不过,孔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时表现着明显的二元论:一方面,他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12〕。“学而知之”,认为认识来源于后天,并告诫学生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3〕所以,他经常鼓励弟子:“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14〕强调后天的学习作用。另一方面,他认为有天生的“生而知之”者,将德性培养看成是对天赋道德意识的唤醒,表现了其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二、荀子积善成德的“成人观”

      荀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的第二代宗师,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成人”思想。荀子讲“成人”,与孔子的差异之处是在于他将“成人”的过程,看成是“积善成德”的过程。他从“性恶论”出发,认为人性之初为恶,但人的良好道德品性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而逐步形成,即人们通过学习、思考、力行与修养的途径,以儒家的道(礼义)来培养和熏陶自己,从而养成非道不欲见,非道不欲虑的习惯,然后经过持久不懈地努力,使良好的习惯成为自然,以达到完善的人格,这就是荀子提倡的积善成德“成人”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