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 K203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6世纪中叶,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部分地区依赖各自的自然优势,已形成了专门化生产区域。嘉定、上海、昆山、太仓、通州、松江等府县是商品棉产区,棉纺织业发达,福建南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是甘蔗的主要产地,同时社会分工的种类在增多。元代全国才有“一百二十行”,明代则有“三百六十行”。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手工业专门区域已逐步形成。松江、嘉定、常熟、太仓的棉纺业;杭州、苏州、嘉兴、湖州、成都、福州的丝织业;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业;福建大溪、广东佛山的治铁业等都是明代主要手工业行业。这些行业都发展到了新的较高的水平。明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加速农民的分化和破产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事商品经营的越来越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逐步增长,家庭副业更倾向商品化生产。这样,就有众多的农民处于对市场的依赖地位。明末浙东的青民,即以“江北兵荒,青布不行,靛贱谷贵,此辈无以生存,遂出掠出旁村落。”①嘉靖以后,在福建、江西、广东、浙江、湖南等山区,经常见到“麻寇”、“青寇”、“蓝寇”,就是这种情况下破产农民所组织的起义队伍。同时,商品生产者为了争夺市场,相互之间必然产生激烈的竞争,其结果,极少部分生产条件优越,资金雄厚的人取得胜利,集中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而更多的人却陷入了破产。对此,弘治时期的夏鍭描述得十分深刻:“臣浙江天台县人……本州之民逃之者,多于见在饥寒困苦者十八九。邻近州府,大率皆然。去时则为杭,天下称繁焉;然一家而兼十家之产,则一家富而十家贫,是以贫者反倍于他州”。②浙江是这样,其他省也无不如此。如安徽怀定地区“绝无一亩居十之七八。”③可见极少数人日益富有,造成大多数人贫穷破产,甚至铤而走险。 2 商品经济的发展减弱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尤其是国内外市场的空前开拓,从事非农业生产更容易谋生,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土地走向工商之路,如广东梅县人“多务贾与时逐,……农者以拙农力苦利微辄弃耒耜而从之”。④在江南许多地方,弃本从末的人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很高。如:徽州地区:“小民多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者常什九”⑤。庐州地区:“庐之风俗,视昔悬殊……昔以务本,今以逐末”⑥。福建地区:“壮者多佣于四方”⑦。如此多的农民一旦走上工商的道路,即以四方为家,和土地失去联系。安福等县商人“遍处城市乡村,屯堡安歇,生放钱债,利上生利,收债米谷,贱买贵卖,娶妻生子,置奴仆,二三十年不回原籍”⑧。可见有众多的农民离乡弃土,或流离迁徒,或从事非农业生产。 3 导致地主弃农经商 明代社会分工的空前扩大,使交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商人的地位因而在社会中大为提高。有些家训中竟告诫他们的子孙:“男子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各执一业”⑨。理学家胡敬斋明确指出,天下最没用的是俗儒,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对社会有用,“天下之衣食出于农商,不过相资而已”⑩。可见人们不仅把农商放在平等地位评价,而且已知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正因为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营商业利润高,故明代地主不象以往的地主那样死守在土地上,而有不少转农为商,追求高额利润。据张维华先生估计,明代重视对手工业、商业经营的地主占整个地主阶层中绝大多数⑾。笔者认为这个估计基本上是恰当的,起码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是这样。因此推论,明代商品经济发达的某些地区确实有近一半的地主脱离了土地。 封建时代,官方户口统计的多少是随着被缚在土地上的小农和地主数量的增减而升降的。但16~17世纪,由于商品经济在一部分地区有了迅速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从而使自然经济保护下存在的小农受到了冲击。为数众多的农民和地主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安土重迁”的编民齐民便转化成了“易动难安”的流民和脱离土地的工商业者,国家因此失去了对他们控制的基础,官方户口统计数额随之下降,如上元县,洪武初有25万余口,正德八年(1513年)降为13万口。⑿江宁县,洪武时22万余口,成化弘治年间仅剩一万余口⒀。福宁州,“自嘉靖以视洪武,户减三分之二,口减五分之三。自今(隆庆年间)以视嘉靖,不能加其什一”⒁。商品经济愈发达,自然经济解体得愈快,国家户口流失也就越严重。因此明代实际户口尽管不断增加,但未能从官方户口统计中得到反映,反而户口数额日益减少,始终没能超过明初的纪录,其主要原因即在于此。 二 商品经济发展是导致户口流失的主导因素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明代户口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除商品经济这一新的因素外,像前人所述及到的战争破坏,自然灾害,剥削加重,人口迁徒等传统的因素也对户口流失有所影响。然而,两相比较,商品经济的发展却是主要的原因,这可以在以下四方面的事实中得到证明。 1户口流失地区出现女多男少的现象 毫无疑问,战争破坏,自然灾害等因素会造成户口的减少。但是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户口的减少是男女老少都不能幸免,因此人口虽然减少,但男女比例变化不大。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的却是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因此必然导致户口减少地区出现男少女多的现象。建昌府女性比男性多四倍以上,临江府虽不太悬殊,但也在一倍以上。这种性别比例不平衡现象就是商品经济作用下户口流失中的独特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