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洁德育理论中的道德知识观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正江,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鲁洁先生对教育外在化和德育知识化进行了严厉批判。鲁洁先生并未从德育知识化的极端走向全盘否定道德知识的另一个极端,而是辩证地认识到,道德知识应从目的回归手段位置,生活才是目的。道德可分为习俗道德和理性道德。培育习俗道德并不需要道德知识去指引,培育理性道德则需要有道德知识的指引。道德知识有两类:第一是理论道德知识,难以引导生活建构;第二是实践性道德知识,属于解释学范畴的理解性知识,包含认知、理解、情感、信念等要素,能够引导道德行为与生活建构。实践性道德知识具有个体性,需要通过对话、交流扩大个体的视域。道德知识的学习应当在生活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即在关注、反思、建构之中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力图把实践性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真理,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本质、规律、意义等,实现道德解放与道德自由。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2 期

字号:

       鲁洁先生是新中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学学科重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德育学的重要奠基者和领导者,是我国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领引者。鲁洁先生团队所原创的生活德育论是我国当今德育领域影响最大、体系最完备最深刻的德育理论。在生活德育理论中,道德知识是一个饱受非议的问题,甚至曾经被当作是生活德育发展的障碍,必先清除而后始能发展生活德育。那么,鲁洁先生在自己的教育和德育理论中是如何对待道德知识的呢?

       一、鲁洁先生对教育外在化与德育知识化的批判

       鲁洁先生对德育知识化、知识德育和道德知识的批判,并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生活德育,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着眼去看教育、看人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鲁洁先生就敏锐地看到,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市场与消费主义等带来的现代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们消极的方面在于它具有去精神化、去道德化、使人工具化的特点,并带来了人类的道德危机。鲁洁先生发现,在现代化的发展与进程之中,教育出现了变异,即教育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这个方向,转而“走向了对于外部世界的征服和占有”①。于是,“人在教育中只被看成是未来的生产力、未来的人力资源,教育要使人成为现代体制庞大机器上的零部件,要把人塑造成为物的手段。”②这就是鲁洁先生所说的教育的外在化。因此鲁洁先生提出了人的超越性和教育的超越性问题。这样的高瞻远瞩,这样的大视野、大气魄、大境界,是伟大深邃的教育家才具有的精神品质。

       教育外在化、强调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去改变和征服世界,致力于发展经济,把培养人变为培养劳动力,确实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个世界性问题。教育的外在化导致教育“改嫁”、教育“失身”了!当代社会“失掉了一半的人性,失掉了一半的教育”③。鲁洁先生严肃提出了教育应当“认祖归宗”、回归人学立场。④

       伴随着教育的外在化,道德教育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异。鲁洁先生指出:在工具理性、市场经济与物质功利主义的时代,教育逐渐地失去了“本真”,“其结果必然是道德教育的边缘化、外在化和知识化。”⑤道德教育知识化的后果是:道德教育“从根本上遗忘了它的卑微起源……德育忘了本”,德育“走上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化之路,是根本背离了道德和德育的本性,是德育的自我放逐、自我消解”。⑥

       在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批判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现代性的大潮中,在学习胡塞尔关于“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过程中,在反思我国教育现实问题之中,我国教育学界包括鲁洁先生在内提出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并结合杜威、陶行知以及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等,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活德育理论。在建构生活德育理论过程中,前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当今我国德育的现实问题主要就是德育知识化。要发展生活德育,必须批判知识德育。

       所以,鲁洁先生批判知识德育,根本上是要批判现代性中人的外在化、工具化、异化和教育(包括德育)的外在化、功利化、工具化,批判在这样的现代性中道德知识的作用与地位的僭越,即道德知识由手段成为目的而带来的价值颠倒及其严重后果。

       二、道德知识的恰当地位与作用

       鲁洁先生毕竟是眼光深邃、学识渊博的教育学大家,因此鲁洁先生对道德知识的批判,并没有一棍子打死,没有全盘否定。鲁洁先生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力图正确认识道德知识的地位与作用,使之回归本位。鲁洁先生指出:“学校教育培养有知识的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事”,问题只在于“它致力于塑造一种知识人……知识被看成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知识被扩张为人性的全部。”⑦鲁洁先生认识到,“道德学习的本质,不是知识学习”。但是鲁洁先生紧接着又指出:“道德教育并不排除‘道德之知’的学习。”⑧鲁洁先生深刻地认识到:“道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生活的,当然它首先要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⑨这样的认识是辩证的、科学的。

       可见,鲁洁先生在批判知识德育的过程中,力图使道德知识回归到其本来位置。那就是把道德知识从目的拉回到手段的位置。道德知识本来是生活建构的手段之一,过去却被当作道德学习的全部,当作道德学习的目的。所以,彻底否定和抛弃道德知识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把它拉回到手段的位置上来。在鲁洁先生看来,知识只是生活的工具,“生活才是第一性的”。那么,既然知识是生活的工具,我们就不应抛弃这个工具。错误只在于“把知识作为第一性的、自成目的的东西”,由此导致“生活和知识的关系完全被颠倒,知识成了独立的主体”⑩。

       鲁洁先生指出:“把目的和手段再颠倒过来,使教育回归人自身、回归人的生活,这才是教育的出路!”(11)朱小蔓先生等也辩证地指出:知识和生活并非水火不容,“没有生活的‘知识’是空洞的、僵死的、无意义的,它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没有知识的‘生活’又是肤浅的、离散的、混乱的,它也不是真正好的生活。”(12)杜威也非常重视道德知识教育。他认为:“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事实上,学校中的道德教育问题就是获得知识的问题。”(13)

       研究和认识道德与道德教育,应当从哪里开始?应当以什么样的视角切入?鲁洁先生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从人的生活与幸福的视角切入。从这个视角去考察道德和道德教育,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确保正确的方向,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准确把握道德的根本性质、起源、目的、意义。当然,任何一个视角都不可能把事物看透、看全。我们看事物,应当多视角观察,才能够避免遗漏、避免偏颇。因此,从生活与幸福的视角切入,在看清了道德的起源、意义(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为了生活),在保证正确的方向的前提下,我们还应当继续深入,逼近道德、进入道德内部,去理解和把握道德的类别、本质、规律等道德内部的性状。这就涉及道德的类别、道德知识、道德规律等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