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冲击下的工业集聚:来自156项工程的经验证据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天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邮箱:litianjian319@163.com(北京 100836)。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历史冲击是催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使得在历史冲击下形成的产业集聚得以自我强化,进而实现持续领先。本文考察了“一五”计划时期实施建设的156项工程对中国工业集聚的长期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通过持续提升所在城市的工业集聚水平,156项工程能够长期塑造中国工业集聚的空间格局;第二,156项工程作为一种历史遗产在远离港口的内陆地区被更好地继承下来,对于内陆地区所在城市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效应更强,这表明156项工程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平衡了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对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实证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156项工程对于工业集聚的长期影响和空间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工业集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化事实之一,由此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又成为地区间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直接原因。①同时,已经有足够多的优秀研究证明了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冲击可以长期影响经济增长和产业聚集。②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和集聚经济学相关理论,历史冲击可以促进生产活动在某些地区集聚,③并且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使得在历史和区位优势下形成的集聚不断自我强化,④优势地区从而得以实现持续领先。⑤无论拥有较高产业集聚水平的大城市在最初形成时是基于何种历史因素,⑥即使当这些因素逐渐减弱甚至是消失后,自我强化产生的锁定效应(lock-in effect)也可能使得这些城市依然占据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主导地位。⑦早在改革开放前甚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已经开始统筹指导工业生产,并对当前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可能依然具有重要影响。156项工程是“一五”计划时期,为了打造完整工业体系,在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助下实施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⑧集中布局于东北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在新中国经济起步及后续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即便156项工程如此重要,学术研究中对其塑造当前中国工业集聚格局的可能性仍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在研究经济现象时,诸如156项工程等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就在于,在每一个时点上,经济可能的未来演化轨迹都是由历史和当前状态所决定的,过去的历史设定了未来的可能性,而当前的状态控制了哪种可能性是可以被勘探的,⑨正如“路径依赖是不断从概念上缩小选择的集合和通过时间将决策联系起来的方法”。⑩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计划指导所施加的影响是否在今天依然存在呢?根据现有理论和考虑中国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并对此进行系统验证。相比于已有文献,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为历史冲击长期影响工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寻找到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其二,为今后相关产业政策、区域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基于史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56项工程的实施建设对工业发展带来的冲击;第三部分构建本文的实证策略,并介绍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第四部分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是本文结论与政策含义。

      二、156项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集聚的历史冲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的落后性和区域不平衡问题十分严重。以1952年工业经济分布来看,沿海地区在当年工业总产值的占比超过2/3,达到69.4%,其中轻工业占比71.5%,重工业占比65.5%,而占全国国土面积3/4的内陆地区,其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不足1/3。所谓沿海地区的工业,也仅仅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和辽宁、江苏、山东等省的部分城市中,仅上海一市就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0%。(11)从工业部门的区域布局来看,据1952年统计,80%的钢铁产业集中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的70%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三市。(12)

      156项工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施建设,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即国家提供巨额投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按照当时价格,实际实施的150项工程项目的设计总投资为202.2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为196.13亿元。相比之下,“一五”计划开始前的195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有679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19.8亿元,后者仅为156项工程实际投资额的61.08%。同时,依据苏联生产力均衡发展理论,156项工程的选址布局主要出于以下四点考虑:一是改变1949年以前工业生产过分集中于沿海的不合理现象,促进内地的经济繁荣和城市发展;二是出于国防安全的目的,诸多建设项目,尤其是国防工业项目布置在后方地区;三是布局要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地区,冶金化工企业安排在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地区,做到最经济、最合理,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工业基础;四是发挥地理交通优势,项目大多布置在铁路沿线城市,便于生产运输。(13)由此,国家把156项工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布局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陆地区。以当前东中西以及东北的四大区域划分来看,仅有9个项目布局于东部地区。(14)在其他三大区域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布局37、48和56个项目。无论是计划投资额还是实际投资额,东部地区都是最低的,在156项工程总投资额中的占比均不到3%,而中部、西部地区的计划和实际投资额则分别占到近30%。毫无疑问,东北地区是156项工程中最受重视的区域,其计划投资额占比明显超过其他三大区域,达到38.82%,而东北地区最终所获得的实际投资额还要远大于计划额,占比接近总量的一半,达到44.34%。按照最终实际完成投资来看,辽宁是所有省份中最多的,一个省就占到实际总投资额的25.88%,接下来是黑龙江、陕西、河南和内蒙古,这四个省份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占比也都达到8%—11%左右。

      156项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工业发展中过分倚重沿海地区的弊端,并且为新中国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一,通过加强东北作为能源基地的作用,巩固以鞍山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新建武钢和包钢两个新的钢铁生产基地,并对机械制造产业这一现代工业“心脏”进行布局和建设,156项工程的建设使中国有了行业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门类,促进了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15)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基础;(16)第二,由于当时苏联为新中国提供了比较先进的技术,这就使中国工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跨越了近半个世纪,许多门类达到了国际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水平;(17)第三,由于156项工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了大量的工业企业,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设施不多且70%以上分布在东部沿海狭长地带的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中国工业的地区分布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推进了一大步,西部地区的落后局面大为改善,促进了沿海和内地经济的均衡发展;(18)第四,156项工程也改变了中国城市发展的道路、方向,为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19)推动中国城市进入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导向的新阶段,(20)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呈现出城市职能经济化、城市化发展高速化、大中城市规模膨胀化、城市区域分布趋向均衡化以及城市发展计划化等新特点。(21)然而,156项工程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仍需要我们通过更为系统、严谨的定量研究来求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