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忧与防范:现代技术介入教育的价值审视

作 者:
杜薇 

作者简介:
杜薇,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教育研究中心(410081)。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现代技术介入教育在为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隐忧。它不仅改变了教育环境的品性,致使教育的物理、人际环境过度人造化,师生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日益离散;也通过自身的运作逻辑规训奴役了教育主体,造成教师教育创造能力的日趋贬抑、学生注意力和选择自由被日渐剥夺;还异化了教育中介,导致教育内容日渐虚假功利、教育手段越发单一机械。这些隐忧的产生既源于现代技术追求资本增值的逐利性和自我迭代的自主性,也源自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技术依赖性和效率至上性。为此,现代技术介入教育时需确立关注生命成长、强调伦理至上以及立足生活世界的三种基本价值取向;在实践路径层面,技术方面需从时间、内容、功能等进行设限;教育方面则需具备技术异化防范意识,用教育的逻辑去统合技术的逻辑,同时积极承担技术时代的教育责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6 期

字号:

      时下,关于人工智能及由此引发的技术与教育关系的探讨成为热议问题。随着201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和2021年1月《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关于技术介入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倍受专家学者和家长的关注。技术是人在改造自然和改进社会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手段方法总和,既包括机器设备等物质实体,也包括知识经验等智能要素,其本质是人体器官和动力系统的延伸。①现代技术则是特指18世纪产业革命和蒸汽机广泛使用后至今的各类技术统称,既包括机器物质设备,也包括信息网络技术产品及蕴含其间的智能载体。本文拟对现代技术介入教育所产生的隐忧与原因及其如何防范消解进行阐述分析,以“反思技术”而不是“反对技术”的方式去促使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一、现代技术介入教育的隐忧

      教育活动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不同,其作为人类自身及其文化再生产的活动,作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生成中的人。然而现代技术却以改造自然和改进社会的方式介入教育,这就必然导致技术力量在教育领域的无限无序扩张进而产生教育隐忧。从教育活动构成要素来看,这种隐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与物有伤:技术对教育环境的过度塑造

      “与物无伤”是指现代技术不管是介入自然还是社会或教育都应做到“软嵌入”,即需同时遵循人性和物性规律并保持人与物的内在完整性。但现代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活动空间的同时也伤害了教育环境的自然品性。

      1.技术对教育物理环境的过度再造。对教育而言,现代技术早已不只是多媒体等技术物化形态在教育领域内的简单应用,而是通过“让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同时让我们熟悉陌生的事物”[1]p13这种解构—重构的循环方式去参与教育生活的建构。正如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言,“当技术成为物质生产的普遍形式时,它就制约着整个文化;它设计出一种历史总体—— 一个‘世界’”。[2]p131而且我们正处于技术所设计出来的教育“世界”之中,在这种人工化的教育世界中,我们直接经验的世界被颠覆。传统以四时为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无不以自然节律为依托,教育生活也以自然为参照。然而现代技术的介入使得教育中的师生生活在“技术茧”或“信息茧”中,而与自然越来越疏远。以学生感知温度和时间为例,以前学生要感知天气冷或者热,都要置身于室外的自然环境中让身体切实体验到冷或热,是寒风刺骨还是灼热难挡都是学生具身体验到的。后来随着玻璃制造等技术对于教育物理环境的塑造,学生只需隔窗而望,室外骄阳似火或室外活动的人们汗流浃背,“热”的结论自然就会被得出;如果室外冰天雪地或室外活动的人们耸肩缩颈,“冷”的结论自然被得出。再后来,只要有一支温度计或者一个手机看一下今天的气温,冷或热的结论也能直接得出。到现在空调等制冷及制热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运用,恒温的室内学习环境使学生并不需要理会天气是真的冷或热了。“借助空调,现代人能够品尝赤裸裸的‘温暖’——这也剥夺了前技术时代人与文化、自然相互缠绕的关系”。[3]以前学生感知时间要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现在学生只需看时钟就能获得准确的时间。总而言之,现代技术的介入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教育环境越来越人造化,在这种人造化环境中学生的具身体验被剥夺。

      2.技术对教育人际环境的过分再造。除了物理环境,技术还改变着教育的人际环境,每种技术的应用,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组织了人类的感性生活,构造出了不同的组织方式,从而改变着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中的交往和对话促使教育的发生,但现代技术的介入却使这种直接“交往”和“对话”遭到破坏,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转变为人—机—人的“三维关系”。[4]但传统的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是一种真实有效的社会交往,他们可以通过真实的对话,理解彼此的理解从而不断建构完善自己的前理解,最终实现双方的“视域融合”。然而以现代技术为中介,教育中温情脉脉的真实交往反而遭到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人机互动,并且这种互动以输入—反馈模式为主,基本停留在知识求真层面。也即教育技术能确保知识传授的客观性和效率性,但是技术很难照顾到学生的情感情绪,很难及时疏解学生的负面心理。传统的师徒授受,学生关注的焦点在教师本身,现在却投入到呈现教学内容的技术媒介上。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人们所说的“在各种信息充斥着的世界,学生们的思想却一片赤贫;在普遍联系的学校社会,学生们的孤独感却与日俱增。”[5]就如线上教学,目前已有云朵课堂、学习通、腾讯会议、钉钉等多种软件可供使用。这些技术软件的使用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则增加了相互之间的隔阂。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尚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但是如果成为主要教学途径,教人“成人”的教育活动将被异化为单纯的知识传递性活动。教育只注重求真就会忽视求善和求美,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自然会存在缺陷。所以现代技术对教育人际环境的再造,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师生之间一次次有效对话的忽视和破坏。

      (二)人为物役:技术对教育主体的控制奴役

      “人为物役”指现代技术对师生的奴役。现代技术塑造着环境也影响着人性,的确“技术时代带给人性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技术性成为人性的一部分,人们看待人性的尺度,从此增添了技术性的内涵”。[6]同时它不断更新迭代使得自身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进而难以被人和社会所控制,不仅如此,它还通过自身的运作逻辑对人进行规训和奴役,这种奴役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技术对教师的控制奴役。教师看似是技术的操控者和驯化者,实则也是被技术操纵和被驯化者;课堂教学中看似单向的技术操作过程其实是技术与教师双向建构的活动。因为教师一旦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实施教学,就意味着其对技术总体规则和运作逻辑的承认。整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他必须遵循固定的算法模式进行信息的输入和提取,否则无法呈现特定的教学内容。这同那些不按机器自身的运作规律操作就会被切掉手或脚的高危生产活动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技术对人的规训和奴役。再者技术一旦投入使用就会变得不可或缺,因此教师也具有较强的技术依赖性。而且任何技术都是对人的某种能力的物化、固化和强化,但技术这种物化和固化的特征又呈现出某种矛盾:一方面技术的发展无疑是增强和扩展了人类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增强往往由外在于人体的技术器物所承载,那么一旦剥夺了人类对这些“外物”的依赖,也可以说技术的发展是削弱和贬抑了人类的能力。[1]p181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到底是增强了教师的能力,还是削弱了教师的能力?这和“文字的发明”是增强了记忆还是损害了记忆的追问是一致的。苏格拉底认为文字会损害人的记忆,正是因为文字的出现,人们很难再用心用脑去记忆。现代技术越发达,教师也更倾向于将“记忆负担”转嫁给外在的介质。其实在技术为介质的时代,人们的各种能力看似是提升实则是贬抑了的,如武器的发明贬抑了很多人肉搏的能力;GPS的发明贬抑了很多人道路识别的能力。不难想象在技术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教师,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多媒体、电脑等,他们是否还能从事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