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工智能机器文学创作的划时代事件发生在2017年5月19日——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人工智能作诗软件“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发行,成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百分之百由“机器诗人”创作的诗集。微软小冰并不是国内唯一的写作机器人,近些年研发的智能机器诗人除了会写现代诗的“小冰”外,还有IBM公司研发的作诗机器人“偶得”以及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薇薇”和“九歌”等。“机器诗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读者自然会拿机器诗人的作品与人类诗人的作品相比较。遗憾的是,无论是现代文学学者还是当代诗人都对新诗机器人“小冰”的创作“才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否定。学者认为小冰的诗没有情感、想象力以及经验构造能力,诗人则指出小冰的诗缺少灵性,只是一种“词语的游戏”。①然而,他们指出的机器诗歌的这些“弱点”,却恰恰是机器诗人的创作特点,也是机器诗歌区别于人类诗歌的根本所在。为了进一步剖析机器诗歌与人类诗歌的差异,我们有必要回溯到机器写作历史的开端,去探索机器诗歌的美学源头——信息理论美学(Informationstheoretische
sthetik),考察机器写作的美学特征。尽管创作主体发生了变化,但机器文学的审美功能因其特有的美学特征而得以保留,相较人类作家的作品,其审美功能甚至还会得到加强,因为机器诗歌只能通过美学信息来发挥审美功能。 一、机器诗歌初试——卢茨的“随机文本” 如今,学界研究人工智能机器写作历史,大多会回溯到1962年美国诗歌创作软件“自动垮掉的一代”(Auto-Beatnik),其代表作是发表在《地平线》杂志上的《玫瑰》《孩子们》《姑娘》《风筝》《牛排》等诗作。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第一组机器创作的诗歌是德语诗歌,是1959年由斯图加特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卢茨(Theo Lutz,1932-2010)使用楚泽Z22(Zuse Z22)大型计算机开发的机器作诗程序“随机文本”(Stochastische Texte)“写”出来的。所谓“随机文本”是指“其语法结构是预先给定的,但其词汇是随机生成的文本”②。卢茨为这个程序选择的语料词典是德语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城堡》中的词汇,卢茨将这些语料导入数据库,在楚泽Z22上运行,并使用指定的概率矩阵,算法便会将它们随机组合为诗句,这个文本生成器是机器文学创作领域的最早实践。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大型电子计算机刚刚发展到第二代,那时还没有台式机,计算机系统也还没有图形用户界面,只有监视器,监视器的屏幕仅能以代码形式来显示数字。当时大型计算系统几乎专门用于运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尤其是随机运算,因此,将计算机运算过程应用于文学文本的生成在当时极具开创性意义,这也使得科学家们开始进一步探索机器书写的可能性,极大鼓励了机器文本创作的实验。卢茨就是在这样的科技史背景下进行机器诗歌实验的。他为楚泽Z22计算机系统开发了一个程序,该程序使用随机生成器,可以基于对主题、谓词、逻辑运算符、逻辑常数和单词“是”的特定选择来生成文本。计算机系统进行选择的语料基础是卡夫卡小说《城堡》中的词汇,计算机生成的结果最后被打印出来,这就是文学史上的第一组机器诗歌,比如下面这组诗句: NICHT JEDER BLICK IST NAH.KEIN DORF IST SPAET. EIN SCHLOSS IST FREI UND JEDER BAUER IST FERN. JEDER FREMDE IST FERN.EIN TAG IST SPAET. JEDES HAUS IST DUNKEL.EIN AUGE IST TIEF. NICHT JEDES SCHLOSS IST ALT.JEDER TAG IST ALT. NICHT JEDER GAST IST WUETEND.EINE KIRCHE IST SCHMAL. KEIN HAUS IST OFFEN UND NICHT JEDE KIRCHE IST STILL.③ 并非每一瞥都是近的。没有村庄是晚的。 一座城堡在野外而每个农夫都是远的。 每位陌生人都是远的。一日是晚的。 每幢房子都是暗的。一只眼是深的。 并非每座城堡都是老的。日日皆是旧的。 并非每位宾客都是怒的。一座教堂是瘦的。 没有房屋敞开着而并非每座教堂都是寂静的。 卢茨的机器诗歌创作是诗歌艺术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第一次交叉实验,他尝试将概率运算、随机运算与文学实验相结合,发现诗歌文本在计算机的控制之下可以脱离作者的主观性。尽管也有文学批评家从传统诗歌理论出发,认为卢茨这样的计算机科学家的机器诗歌实验并非是以严肃态度进行的文学创作,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创作”更像是在用计算机这种功能强大的实验设备来完成一次与语言的“嬉戏”。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