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政治学的中国学派

作 者:
潘维 

作者简介:
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原文出处:
文化纵横

内容提要:

09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3 期

字号:

       [文章导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不满于中国社会科学长期被西方话语宰制的现状,期望建立“中国学派”,用“中国方法”讨论“中国问题”。直接套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固然失当,但近年来国内学界在构建“中国学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过度依赖历史文化特征阐释中国“特殊性”的问题。在本文中,潘维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犀利直率地对“西方普适论”和“文化决定论”同时发起批判。判断一个社会科学理论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准,是它对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力。无论是西方的理论还是中国的历史传统,都无法解释现代中国的实践,也无法解决现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在潘维看来,创立“中国学派”的关键在于从现代中国的视角和立场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用动态的眼光和创新的理论来解释中国与世界的发展。

       本文对比分析政治学里中西学派的内容并指出中国学派的困境。

       政治学是做什么的?政治学分析和抽象政治结果的原因。政治学是普遍学问,但政治学理论的“普适性”是有时空相对性的,在不同时空里不断发生创新。没有不断的理论创新,这门学问就“死”了。

       社会科学的知识由理论构成。理论是简约的因果表述,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还包含对这简约因果关系的简要解释。理论不是数据信息。信息数据能多到“爆炸”,但理论很少。理论能“积累”,能在课堂上讲授传承。“据理力争”和“以理服人”的“理”是形而上的,回答“为什么”,阐述重要原因与重要结果的关系。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理论来自实践,但实践并不必然催生理论。社科理论是出色社科工作者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出色的、有生命的理论能指导实践,也是理论积累创新的出发点。理论都是主观的创造,“因”与“果”的概念都是人造的。社科理论的生命不在于“正确”或“错误”,而在对实践“解释力”及“指导力”的强弱、大小。

       中国自古就有政治学,而且基础深厚。在传统中国,唯有“为政之道”能称“学问”,所以“学而优则仕”。“为政之道”是套逻辑严谨的因果论,有A则有B,无A则无B。中华本应是政治学理论的沃土。

       中国学派没有特殊“方法”

       重视历史是中西政治学在“方法论”上的区别?

       无论用什么方法,社科理论就是归纳能“令人信服”地解释结果的原因,政治学理论旨在归纳政治结果的“令人信服”的原因。为什么把“令人信服”打上引号?首先是“信服”一词无可替代地有用;其次是不同时空里不同的“人”在“信服”程度上不同。

       中国传统的政治学怎样创建和证明“为政之道”?主要通过记述历史,比较历史上“为政”的成败。中国史家热衷以历史记述去支持或反对某种政治因果判断,故有“以史为鉴”的史家本职。传统中国著名的史家都称得上出色的政治学家。如此,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漫长和完整的国史记述。然而,政治学几乎等同史学,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第一产业时代,没遇到激烈的社会变迁,没遇到已经进入第二产业时代的挑战者。

       习惯使然,中国学界至今也特别看重历史。使用“历史档案”做论据的著述被称为“大学问”。西方社科理论著述,特别是政治学的理论著述,显然不属于历史著作,却在中国被奉为圭皋,是另一个故事。

       在西方,历史学属人文学科而非社会科学。那里的史学家受政治观念塑造,不是重要政治观念的塑造者。马克思是杰出的理论家,却不是任何领域的历史专家。“历史唯物论”不是说历史塑造唯物论,而是说唯物论能解释历史。

       过去发生过的,今天还可能发生,但并不必然发生。人的政治实践不是“历史规律”的奴隶。人发明/发现的关于人的“历史规律”都有“历史局限性”。第一产业时代的学人不可能理解第二产业时代的“历史规律”,更不可能预见第三产业时代的“历史规律”。学人们看到新的因果关系,眼界开阔了,也对第一和第二产业时代的“历史规律”有了新认识。换言之,“历史规律”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理解历史当然有助于理解现实。但历史不等于现实。用历史替代现实是非历史的。现实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同样误导理论建构。

       学者对人类“未来”的预见很不可靠,否则人类就没“未来”了。努力“预见”未来为的是改变现实,但改变现实的结果恒定出乎预见者的预料。理解历史当然重要。先有因,后有果,现实结果的所有原因都属于过去。然而,直接原因比间接原因重要,新的原因比旧的原因重要,否则何来“理论创新”?

       理解历史当然有助于理解现实。但历史不等于现实。两百年来,世界年年在变,所以有“现代化”。2020年的中国与1950年的中国已有天壤之别,因为生产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浴血奋战30年推翻旧政权的党不同于执政70年的党,前者入党要冒被杀头的危险,后者入党才有机会在政府效力。用历史替代现实是非历史的。现实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同样误导理论建构。

       政治学中国学派的“中国性”不在“方法”,不在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注重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深厚,西方文明的历史也深厚悠久。历史上出色不等于今天出色,更不等于将来出色。1800年出色的中国,1900年已成世界列强砧板上的鱼肉。由政治制度的差异来解释,还是由生产方式的差异来解释,是政治理论的不同,不来自谁比谁更注重或轻视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