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20)03-0003-12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0.03.001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蔓延。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各国纷纷采取了减少聚集、居家隔离等措施。为此,全球大部分学校都被迫关停。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4月5日统计,全球共有193个国家实行全国范围内停课,受影响学生人数达15.96亿人,占注册学生总数的92.5%(UNESCO,2020)。作为最早做出积极应对的国家,我国教育部自2020年1月21日开始部署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截至4月1日,连续发布66条战“役”动态,就学生学习、考试、就业、资助、心理辅导等各种问题做了安排。1月2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1月29日,教育部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自此,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在线教育实践活动拉开帷幕。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教与学的过程,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有力支持了全国范围的“停课不停学”,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全国各地大中小学逐渐进入返校复学阶段,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在线教育将何去何从?未来教育将受到哪些影响?这已不仅是教育界而是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一、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的启示 我国教育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向全国亿万学生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在全球也属首次。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一个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工程,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和一次自发组织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黄荣怀等,2020)。 1.迅速全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供广大学生同时在线使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教育部与工信部建立了平台保障与应急工作机制,部署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百度、阿里、华为等企业全面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协调7000个服务器,90T带宽,保障网络通畅(黄荣怀等,2020)。面向1300多个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中国电信云会议、云堤等信息化服务;天翼云课堂依托天翼高清为1.3亿家庭用户提供免费直播点播,向全国中小学提供在线课堂服务。中国联通在疫情期间推出“云课堂”和“联通-钉钉空中课堂”两大智慧教育服务。“云课堂”累计为全国965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直播开课测试服务,上课人数达6.67万人;“钉钉空中课堂”平均每日有377万人测试使用,累计时长932万分钟。中国移动向全国30省252个地市提供“大小屏点播”“直播教学”学习方案。其中“大屏点播”覆盖全国31省1.2亿移动互联网电视用户;“小屏点播”提供价值600余万元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满足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的自学需求,覆盖全国20省1381万用户;“直播教学”通过搭建网络直播平台实现远程教学,覆盖全国30省,帮助3240万师生开课(工信部,2020)。 2.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培训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也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吴岩,2020)。尽管开始之初,教师从线下到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变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一些教师平时基本不用电脑或手机,不会使用网络录播或直播软件;一些教师刚开始上课忘记开麦克风,一些教师遇到技术故障无法解决等。但是通过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和实践,很多教师不仅熟悉了平台和工具的应用,顺利开展了网上班级和课程管理,还适应了网络支持下的弹性教学,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开展务实的网络教研,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一些高校还针对教师的在线教学问题,开启了“云”培训。与此同时,在线教育也倒逼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居家学习期间,学生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自律性非常关键。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检验了“数字土著”一代的信息素养水平,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一些学生虽然会网上浏览信息、网上购物、聊天或娱乐,但是缺乏高级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不会使用学习软件或工具,在线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等;低年级的学生网络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实践,使亿万学生实践了各种形式的在线教育,促进了学习者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3.超大规模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把促进教育信息化列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但是我国过去主要着眼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大规模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一直无法开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国2亿多学生不得不居家学习,信息技术成为实现“停课不停学”的关键。面对新的学习方式,课时安排合不合理?教学方式有没有效?提供的资源合不合适?家长能不能配合好?该怎么去调整?这是一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真实检验,也是一次史无前例、规模前所未有的教育社会实验活动。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暴露出我国信息化教学的诸多问题。如大规模同时直播、点播和下载资源,高峰时段出现网络拥堵;优质教育资源结构性不足,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部分教师在线教学技能不足;师生时空分离,学生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自律性不足等等。 4.全社会参与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 与以高校等教育机构为主要参与者的传统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相比,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全社会参与教育资源提供。教育部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获得部级奖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吸收其他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提供包括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课程学习、生命与安全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开设《同上一堂课》,提供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直播或回播。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的教育部门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将本地本校网络学习资源免费向社会开放,供广大中小学生自主选择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将“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免费向社会开放。截至4月3日,教育部组织37家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率先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带动了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平台主动参与;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计1454所,95万余名教师开设94.2万门、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上线慕课新增5000门,其他在线课程增加1.8万门,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吴岩,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