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论自觉助力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玉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

原文出处:
人文杂志

内容提要:

理论自觉要有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文艺实践的本土情怀,同时以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能力的提升来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觉还要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以天下情怀的世界观发掘优秀传统文论话语资源,并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践行;最后,理论自觉要着力于方法论创新,强化“世界的就是中国的”意识,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从理论研究的特殊形态走向世界的一般形态,既要有效回应“时代之问”,又能从根本上回答“世界之问”。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0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2-0045-08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实践正在召唤着有阐释效力的中国理论,在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国际社会也期盼更多的中国方案。在此语境下,一种能够有效阐释中国实践又能够彰显人类共同价值诉求的中国理论,成为新时代建构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目标指向。当下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既要基于内部性的中国文艺实践和文化现实,立足中国问题域,能够回应“时代之问”,更要有外部性的世界眼光和中国文明型崛起的全球视野,关注“世界之问”。同时,契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弘气象,坚持内部性和外部性联动,服务于国家需求和国家利益的延伸,发展出高势能的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通过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的中国话语支撑点,要以理论自觉增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能力,强化立足文化主体性和文化间性意识,旨在与国际主流文论话语对话、沟通与互动,使中国文论话语成为世界有影响力的主流文论话语形态之一。

       一、理论自觉要有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文艺实践的本土情怀

       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理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使中国精神力量极大地彰显。什么样的中国文论能担当时代使命?这是中国文论发展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一再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讲话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文艺理论要接地气,要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现实,开什么处方治什么病,首先要把是什么病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理论自觉是其基本品格。鲜明的理论自觉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推动自身的丰富性。因而,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而丰富和发展自身理论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是理论自觉的发展史。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在回应时代挑战中不断进步,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文艺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奥秘所在。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反观理论发展史,每一时期的理论都带有时代特点和印痕,而且会形成有时代精神的理论话语体系和标识性概念与关键词,这是理论成熟的时代表征。不论是西方文艺理论的古希腊时期,还是近代性质的康德美学与黑格尔美学,更遑论现代时期的诸多理论创造,无不如此。同样,在中国古代随着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带来“文的自觉”,形成了此后不同历史时期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话语蕴藉的美学术语与文论核心词,流派纷呈的文艺理论相互辉映,才推动了中国文艺的繁荣。从国际经验上看,理论创新和创造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表征,其依托的恰是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艺繁荣,由此增强了意识形态自信。文化自信是话语生产和话语创造的源泉,它使创造主体活力迸发,是理论话语体系和学术研究体系建构的基础。一个缺乏自信的国家不可能有充满解释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理论话语创造,当话语创造能力缺失和理论原创性匮乏时,怎么会有充满活力的理论话语创造来表达和阐释国家意志与意识形态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①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裁剪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②中国的理论一定要立足中国经验扎根中国实践,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才能真正建构有中国特色与稳定根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事实上,任何一种话语创造都要有根。“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③可以说,缺失了理论自觉,学术研究就谈不上有话语权,话语权的安全不是源自话语本身,而是取决于思想包容度、价值普适性、理论创造性、学术原创力,以及背后的“道”。话语权建构能力的缺失,归根结底是源自意识形态不自信,是对国家发展道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因而,倡导理论担当,提升文艺理论话语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要有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文艺实践的情怀,既要立足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要立足文明互鉴中的当代文化创造,特别是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由此方能形成有效应对和阐释中国问题、中国现象、中国经验的理论自信。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在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上更要立足自身的文艺实践,要有效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④事实上,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的确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成功必然有着价值的感召,这种价值和理论远未得到学界的充分阐释,未能建构相应的学术话语体系。对中国问题及其经验的有效解释,是当代中国学人值得关注的学术话语生长点,只有真正解释中国,才能有效解释世界。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学派”不是基于本土资源的文化部落主义式的自说自话,而是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从人民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汲取养分,在不断开放的国际学术交流话语场中张扬“中国性”,增强“世界的也是中国的”意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为“中国学派”铸魂。不仅自己要在国际舞台上说,还要以文艺讲好中国故事带领“别人说”,使中国的倡议成为世界的倡议,中国话语成为世界主导话语形态之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要有这种世界情怀,要有中华文化立场的“中国标准”及其气魄。虽然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但在文化贸易尤其是核心文化产品贸易中仍有不小的逆差,特别是在版权贸易中显现出的原创思想落差不是在缩小而是依然在扩大,从而愈加凸显了文化创新和理论创造的紧迫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打造、建构一套有高辨识性、核心标识的为世界普遍理解和认同的学术概念与话语体系,这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论要有当仁不让的理论自觉。在国际文化秩序和话语权竞争中,中国当代文艺不仅要以精品创作生成民族文艺经典,还要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以文艺影响力参与国际秩序重构。我们主张以理论自觉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旨在强调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基于“中国问题”和“中国审美经验”,要有鲜明的中国文化主体性。新时代“强起来”的精神追求就内含了理论自觉,“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⑤不仅要在理论上说清楚中国的历史、现实国情,更要有明晰的未来指向。就文艺发展而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⑥尊重市场和文明互鉴,落实于中国文论领域,就是在中国文论话语关键词的提炼和标识性符号的建构中,既要看到中国文化、文艺和审美经验的独特性,又要关注其与西方文化(文艺和审美)的可通约性,这是理论自觉的逻辑起点,更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世界情怀的彰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