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关键词的体系与层级

作 者:
袁劲 

作者简介:
袁劲,男,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面对为数众多的中国文论关键词,有必要分门别类而使其有序化呈现。通过关键词之类分,可在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方面彰显中国文论关键词潜在的体系与层级:在宏观层面,中国文论关键词以“三才”为主轴,以“元关键词—核心关键词—基本关键词”为序列展开;在中观层面,关键词之间通过对待立义、互文见义、由境生义等形式彼此关联;就微观层面而言,关键词自身语义还会因时代、地域、学派、文体之异而有所区分。明晰此点,将有助于纠偏当前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体系模糊”“拼盘化”“快餐化”等问题。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0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19)06-0194-07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在取得诸多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体系模糊”[1]573、“拼盘化”[2]、“快餐化”[3]等问题,以致被批评是“学科术语汇编”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关键词研究”[4]。若要纠偏上述问题,便尤需重视文论关键词的类分问题,将其视作关键词遴选和阐释的中间环节——既使遴选出的文论关键词分门别类而有序化呈现,又为接下来的文论关键词阐释搭设起工作平台。当然,与遴选和阐释不同的是,类分似乎并非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必备步骤。例如,南帆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安德鲁·本尼特与尼古拉·罗伊尔合著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于连·沃尔夫莱所作的《批评关键词:文学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等中西文论关键词研究成果,就采用了线性或平面化的排序方式——单就全书体例而言并未涉及关键词的类分。但是,以排序取代类分的“一书多词”式成果,很容易因词语罗列和体系模糊而受到“语料汇抄”或“术语汇编”式的批评;至于那些看似不存在词上设类问题的“专论一词”式研究,亦需通过向下的类分来细化所论之词。鉴于此,我们还是有必要对遴选后的中国文论关键词进行类分,以彰显其体系性。大致说来,这一体系性的类分表现在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方面:宏观之层级由元关键词、核心关键词与基本关键词有序构成,同一层级的关键词之间又会通过对待立义、互文见义、由境生义等方式形成中观意义上的关联,而具体到某一关键词还会存有时代、地域、学派、文体等微观之区分。

      一、序列:元关键词、核心关键词、基本关键词

      自雷蒙·威廉斯起,现代意义上的关键词研究已尝试了多种编排方法,从最为常见的抛弃“学科”或“主题”而“按照字母的排序”(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到“以开端这一章开始,以结局这一章结束”(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的有意安排,再到依据却又不限于主题展开的“非线性路径”(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西方文化关键词研究在关键词之类分上探索出多种可能。相应地,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或是在词上设类(如张岱年《中国古代哲学概念范畴要论》),或是沿用英文字母排序(如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抑或是将其改造成更符合汉语习惯的音序(如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与笔画数排序(如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99个词》),还有干脆采用“每个关键词都可视为入口”(胡亚敏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以及“一词一书”(如张晖《中国“诗史”传统》、黄景进《意境论的形成》、龚鹏程《才》)等形式者,实可谓“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但诸如此类看似平面化的研究成果,其实并未放弃对关键词的类分。最明显的例子便是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虽然该书按照从Aesthetic(美的、审美的、美学的)到Work(工作、事、劳动、产品、作用)的字母排序依次收录了131个关键词,但“文化”一词作为主题的重要性显然要高于“工业”“民主”“阶级”“艺术”,而后四个核心关键词的重要性又非“异化”“行为”“城市”“工作”等一般的关键词所能比。换言之,早在文化关键词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中,“元关键词—核心关键词—基本关键词”的潜在层级便已存在。

      受到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范畴研究热的影响,中国文论关键词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始终关注着体系之有无、因何与如何等问题。此类探讨,突出表现为关于“元范畴”的众说纷纭与莫衷一是。据党圣元与汪涌豪两位先生统计,国内学者提出的“元范畴”(或曰“总范畴”“中心范畴”)至少有“道”“和谐”“意境”“味”[5],以及“风骨与韵味”“气”“朴”“虚无”“象与兴”[1]380-383等多种说法。随着讨论的深入,“元范畴”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认识渐成主流。于是,有关复数的、集合式的“元范畴”说法就更多了:“中国古代文论中众多的元范畴,如志、道、味、神、韵、情、兴、意、理等”[6],“这种范畴群的形成,使传统文论中出现了若干个大的理论阐释系统,大体上分别以‘道’、‘文’、‘中和’、‘自然’、‘通变’、‘气’、‘兴’、‘象’、‘神’、‘意’、‘味’、‘韵’、‘趣’等为轴心而展开”[5],“‘道’、‘气’、‘兴’、‘象’与‘和’等范畴,作为一意义精深的‘统名’……在逻辑层次上要明显高出‘风骨’、‘意境’等范畴许多,可以确立为古代文论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元”[1]402,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当学界就一些“元范畴”(亦即“元关键词”,如“道”“气”“和”“文”“兴”“象”等)逐渐达成共识以后,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还开始着手把“核心关键词”与“基本关键词”缀合联结到“元关键词”体系之中。其主要方法有二:

      一是着眼于文论活动各阶段的“过程化”。先在横向上划分出本体论、创作论、想象论、技巧论、批评鉴赏论等环节,由此关注到与之相关的作家论、作品论、风格论、文体论、价值论、通变论等专题,再在纵向上依次将元关键词、核心关键词、基本关键词放入各自的集合,形成分门别类、主次分明的层级。这种形式常见于概论性的教材或著作,比如吴建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当代阐释与转化》就分别拈出“文,心学”“感于物而动”“神思、妙悟、天机”“因言立象、以象尽意”“法度”“文质、言意”“文各有体、因情立体”“经国、娱人”“体性”“通变、时序”“德、才、识、气”“赏、评”作为文学本体论、创作发生论、艺术想象论、艺术表现论、创作方法技巧论、作品构成论、文体论、文学功用价值论、风格论、文学发展论、作家论、欣赏与批评论之元关键词。以“文,心学”与文学本体论为例,其内在的层级为元关键词“文,心学”—核心关键词“言志”“缘情”“实义”—基本关键词“声成文”“诗之精”“诗之迹”“心声心画”等。[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