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理念、方法与机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国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上海 200032;张曦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推进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前提是立足国情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实施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精准监测、分类监测、深度监测等基本理念;关键路径在于创新教育现代化监测方法与技术,整合多源数据、注重信息化赋能、强化关联分析;重要保障则是加强监测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体系网络、建立监测信息服务通道,推动监测结果有效运用于教育政策调适。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高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能力是我国面向2035推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伴随全球范围内追求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1]国际组织及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注重教育发展目标的监测并将其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的基础能力,提出加强教育监测、问责与政策建议。那么,立足我国国情,推进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需要秉持怎样的理念以及如何科学监测并创新机制?这是新时代我国提高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能力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教育现代化动态监测的基本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体现对基本规律的深入认识,体现对实践中新形势新需求的回应,体现对世界范围内先进经验借鉴基础之上的创新。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明晰和把握教育现代化发展动态监测的基本理念是提升动态监测能力的前提基础。

      (一)精准监测

      教育现代化监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但改进并非是抽象的,而是存在具体的指向,并且这个指向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及其阶段性目标的不断确立而发生动态变化。为了使改进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教育现代化监测结果使用可能达及的效用,更加精准监测的需求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与疆域双重意义上的大国,各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发展基础和水平存在差异,因而,面向2035“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因材施教”,[2]实现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和高等教育竞争力,都有赖于精准监测作为支撑。

      精准监测,核心要义是在教育现代化监测对象上降低层级,在监测内容上实现聚焦,让监测锁定具体的对象、内容,以便为调适政策提供清晰度高、可操作性强的信息支持。信息支持越为精准,信息才能转化为政策改进中采信的证据。推进教育现代化,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提高教育质量,都有赖于更加精准的监测信息作为证据支持。

      监测对象层级降维至学校是精准监测的关键。尽管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不同,但学校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细胞单元。教育现代化越是向纵深推进、实现全面普及和更高质量发展,越是需要办好每一所学校。目前,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地区是连片特困地区。从平均数来看,连片特困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从精准监测的角度看,仅仅提供平均数远远不够,还需要关注不同连片特困地区之间的差距并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亦即,教育扶贫的精准在外延上不是抽象的,而需要具体到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市。不过,这只是精准监测的初级要求。提高教育监测的针对性,最终需要降维至学校层面,精确获取师生比、生均图书乃至饮用水、厕所不达标学校的分布,这是精准扶贫的迫切要求。面向2035,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加精准的监测应在县域内城区与乡镇(街道)的差异或者南北(东西)差异监测基础上降维至乡镇(街道)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乃至学(片)区之间的差异。只有在乡镇(街道)、学区空间单位上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才能有效缓解均衡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同时,精准监测需要在监测内容上实现聚焦。无论是教育资源配置的要素监测还是聚焦教育发展过程的环节监测、教育发展结果的质量监测,都存在整体描述与局部描述的结合关系,通过精准发现并分析短缺要素、薄弱环节、质量短板,寻求对整体问题有效改进的方法。教育财政投入增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教育资源配置提供高保障,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的高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水平的教育资源配置需要精准监测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变化及其带来的多种资源要素需求,这既是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产生的问题变化,对传统资源观产生了影响。传统的资源观已经不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以课程、教师、信息为代表的新资源需求日益强烈,这些资源是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精准监测的重点要素内容。同样,更加注重教育过程质量和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质量监测也提出更加精准化的要求。

      (二)分类监测

      分类监测是分类指导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动因:一是在“全国一盘棋”整体格局之下,丰富和发展更为多元的教育现代化成功模式,既体现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紧密的结合,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二是打破一刀切的标准,分类监测有助于提升区域和学校的主体性,激发区域和基层学校的首创精神。三是立足于建成世界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寻找更适合的参照系,动态把握中国教育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

      分类监测,在理念上注重体现差异发展的理念,注重推进多元的教育现代化模式,注重最大化发挥监测的激励功能,注重科学把握中国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基于这样的理念,对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立的战略目标、任务与路径,分类监测主要包括如下向度:

      一是区域分类。以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分类监测维度主要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东部、中部、西部”分类或者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分类,而随着新时代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都成为国家战略。相伴而来的,这些区域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点,教育承担着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使命。分类监测无论对于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还是各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分类监测,就是要根据全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内涵,结合各区域支点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状况,构建各有特色的重点监测指标体系,做强优势特色,发现并补齐短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