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19)03-0100-07 当前,是什么样的思维在主宰着教育评价?简单说来,外在结果的考量或外在行为的变化检测是目前教育评价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我们认为真正好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人的内在性与外在性都有所兼顾的整体评价,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只有外在性的表现性、形成性或结果性的一切可视化的外显性评价,而忽略了对人的内在性的观照。本文将尝试对此前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缺失做一些抛砖引玉式的探究。有勇气真诚的直面自己的内心,让学生真正地会思考、能思考,才谈得上创新与创造性的发现。 一、什么是人的内在性?为什么是巴塔耶? (一)人的内在性指的是什么 非常内在的经验是不可与人道的,通常也不足为人道。正如熊子真(十力)先生曾言:“吾亦内省三十余年来皆在悠悠忽忽中过活,实未发真心,未有真志,私欲潜伏,多不堪问。赖天之诱,忽尔发觉,无限惭惶……”[1]293,人们的内心往往“私欲潜伏,多不堪问”。然而,对人的内在性关照又是一个就教育评价进行哲学思考时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正是因为缺乏对它的正面观照,所以我们更需要直面它、对之进行严肃的思考。“我们既不能逃避欲望亦不能放弃对我们自身欲望的反思。”[2]xv那么,什么是人的内在性呢?我们可从对此有过较为深入思考的法国哲学家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这里入手来进行探究。 按照他在《内在经验》(Inner Experience)①里的界定,可概括为如下几个要点: 首先,巴塔耶指出内在性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神秘体验:迷狂状态,出神状态,至少是冥思情感的状态。”二是“一种赤裸体验,它摆脱了对任何忏悔的依附,甚至摆脱了一个本源。”三是“内在体验回应了我——以及随同我的人之生存(existence humaine)——所处的一种必要性,那就是永无休止地质疑(追问)一切的事物。”[3]8-9在巴氏给出的这一内在体验的三层含义中,实际上是人性三重要素结构的合一,即:人=神性-动物性-理性。与以往的哲学家对人的这一三重结构秩序排序不同的是,巴氏认为人的动物性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动物性的。换句话说,他认为在人这里的动物性是可以直抵神性而不经由人的理性;恰恰相反,人的理性是从来也不可能真正抵达神性的,因为理性总是注重现实功利效用的最大化。 其次,内在性的原则是非知(non-savoir),内在体验则是“一种诞生于非知的体验。体验就是在狂热和痛苦中追问(检验)一个人关于存在(être)之事实所知道的东西。他只能说:‘我看到的东西逃避了知性’,正是体验,而非预设,产生了揭示。”[3]9-12然而,“正是未知作为一种量度让我们获致了体验到上帝——或诗歌——的伟大权威。”[2]5由此我们看到,人们的内在体验也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它的规律就是对一切非知的向往,或者是在面向非知的方向而去自身体验那未知性,不在理性范围内的体验。 再次,内在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非语言性与非理性。“内在体验的实际困难源于人对话语的顽固的忠诚。”[3]285体验是“唯一的权威与唯一的价值”。它反对谋划(projet)的观念,“不是以一种否定的心态(一种病态的懦弱),而是凭决断的精神,来反对谋划的。”[3]12-13 最后,内在性体验与现象学之体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如同巴塔耶所指出的现象学的体验容易陷入知性的窠臼里去。因为它“倾向于把终极认知变成内在体验的一种延伸。但这样的现象学(phênomênologie)将人们通过体验获得的最终价值赋予了认知”[3]15。而巴氏所说的内在性是“人们必须从内部把握意义,它们无法从逻辑上得到证明。一个人必须亲历体验。体验最终实现了主客体的融合,既是非知主体,也是未知客体。在那里,它可以打破理智的躁动。”[3]16不仅如此,他还强调“内在体验是让人彻底追问自身的一个运动”。由此出发,他尖锐地批判道:“那些没有从学校的致命习惯(理智)中摆脱的人,我应把他们视为缺席了的。在共通体中:警惕一个其理智已在大学里形成的人。他无法把握:他错失了一个本质的元素。交流不能是权威而只是体验。从现在起判断的视角必须是权威之压抑所导致的缺失的视角。”[3]283-284人的内心运动是最内在的运动,它们都是一种内心的在场状态。很显然,巴塔耶所用的这种解构的方法,首先是建立在对结构本身的深度把握与了解上才可进行的。因而,他所说的“反对谋划”并不是说我们要真正过一种从来不需要事先计划好自己的人生、做事之前要提前有所规划,而是在我们将一切计划之事都提前谋划好了之后,在做或别人做过之后,知道它有哪些缺陷与不足,我们谋划之后的自我反谋划。这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哲学总是在反思或一直都在反思中。人的动物性特征及其需要至今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印度人至今仍然在当街随地大小便(当然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恰恰是最好的一种处理方式),而当今社会愈来愈盛行的同性恋现象实际上也是某种层面上的人对自身动物性的处理方式。在此,我们要追问的是:用逻辑语言之外的评价来进行的评价,有吗?什么样的思维在主宰着教育评价?除实用的思维或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外,是否也还内隐地存在着评价的其他的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