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政权、弱国家”:中国历史上一种国家强弱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正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开放时代

内容提要:

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通常伴随着国家瓦解,这种现象引起古代学者的深思,并逐渐形成一种解释性观点,所谓“强政权,弱国家”。这种观点认为,郡县制国家存在着一种内在缺陷:在这一类国家中,统治者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政权,所谓“天下之势一矣”;但是,强大的政权弱化了国家本身的凝聚力,阻碍了国家共同体的发展,随着中央政权衰落,国家共同体将面临瓦解,所谓“天下震动,有土崩之势”。本文把这种观点发展成一种理论分析模型,论证了“强政权,弱国家”作为一种类型的国家,是政权建设与国家共同体建设的冲突所导致的一种结果。同时,本文还论证了强政权为什么导致了弱国家。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一种现象:一个强大的王朝崛起,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权和统一的国家;但是,随着王朝衰落和瓦解,中央集权国家也随之解体,接踵而至的是大规模内战、地方割据,甚至国家分裂,以至于每一个新兴的王朝都必须重建国家。因此,每一个新兴的王朝,其统治的疆域都经历了重新界定,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经过了重建,不能直接继承前一个王朝的国家机构。历史学家把这种现象概括为“王朝循环”或“治乱循环”(Wang,1936;Yang,1954;Usher,1989;劳干,2006;Chu and Lee,1994)。笔者要指出的是,王朝循环和治乱循环接踵而至,意味着每一次王朝更替和政权转移,通常都伴随着国家瓦解和天下大乱。①

      本文所关注的是,围绕中国历史的上述特征,在历史上和当代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以“王朝更替通常带来国家瓦解”为依据,论证皇权的合法性。这种观点认为,为了避免国家瓦解和天下大乱,中国别无选择,只能强化皇权,确保中央政权稳定。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吕氏春秋·谨听》:“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至汉代,这种观点已成为王朝正统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如《汉书·成帝纪》:“盖闻天生众民,不能相治,为之立君,以统理之”;《后汉书·孝桓帝纪》:“盖闻天生蒸民,不能相理,为之立君,使司牧之。”②

      上述观点的当代版本,是苏力在《大国宪制》的论述:“(中国)历史一再表明……只要以天子或皇帝为核心的中央政府弱了,撑不住了,社会秩序的其他基本关系,无论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还是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就一定乱套,本来大致有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就会全面陷入无序,就会是全面的政治动荡,频繁的战争,大规模人口死亡和背井离乡,以及国家疆域的巨大变化。”(苏力,2018:454-455)因此,“为了确保天下太平,必须有一个以皇权为代表的强大的中央集权”(苏力,2018:456)。

      另一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相反,它认为,中国历史的上述特征,不仅不能为皇权的强大提供合法性,恰恰相反,这种特征本身就是因皇权过于强大而造成的后果。这种观点认为,秦以后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却弱化了国家本身的凝聚力,致使国家的统一主要依赖皇权的力量才得以维系,一旦王朝衰落,政权易手,国家就将分崩离析。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西汉陆贾论“打天下”与“坐天下”的关系——“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陆贾列传》)。至宋明时期,此种观点臻于成熟。南宋罗泌所论述的皇权的强大导致“天下之势散”③,以及明代陈邦瞻所概括的“主势强,国势反弱矣”④,即是对此种观点的代表性论述。在当代学者中,徐复观对秦王朝评价道,“(国家)没有有机体的社会结构,仅凭刑的一条线把臣民穿贯起来,以悬挂于大一统专制的皇权手中,此线一断,即土崩瓦解”(徐复观,2014a:93),可以视为此种观点的现代延续。为了叙述方便,笔者把此种观点概括为“强政权、弱国家”。

      我们该如何评价上述两种观点?客观地说,第一种观点在民间和官方均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我们必须指出,这种观点带有明显的为皇权辩护的色彩。它无视历史上皇权的强大带来的负面后果,无助于引导中国走出治乱循环的命运。而且,第一种观点在逻辑上也是苍白的:要求中国人为了天下太平,接受皇权的统治,并不能真正建立起长治久安的强大国家,更不能“为万世开太平”。

      第二种观点的价值,在笔者看来,首先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历史洞见:在中国历史上,政权的强大均未能带来国家的持续强大,恰恰相反,强大的政权所建立的国家,虽然也曾兴盛于一时,但是,都无一例外地衰落了,并且,都随着王朝更替而瓦解了。此种历史洞见是我们不应忽略的。

      其次,第二种观点提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社会凝聚的问题:何种因素能够将一个文明团结成持久的整体?这一问题曾经是欧洲思想家遇到的最关键的哲学和社会学问题(麦克法兰,2013:5)。欧洲学者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发现了政治权力既集中又分散的重要性。麦克法兰引用托克维尔的话,指出:“(在国家体制上)有两个缺点需要规避:一是政治权力集中于一点,一是政治权力分散于全国各地。如果将一切都捆扎成一个包袱,则一旦散捆,一切将四分五裂,国将不存;如果权力高度分散于各地,国家的公共事务显然受到阻碍。”(麦克法兰,2013:183)。不难看出,托克维尔的观点与“强政权、弱国家”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因此,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更值得我们重视。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人系统地论述此种观点的理论意义,也未有人论述其前提条件和逻辑基础。本文的目的是,尝试阐述第二种观点在理论上的意义,考察其前提条件与逻辑基础;然后,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强政权”导致“弱国家”的原因。

      二、“强政权、弱国家”——中国古代学者的论述

      王朝更替通常伴随着国家瓦解和天下大乱,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古代学者的关注和深思。受“天命观”的影响,古代学者对王朝循环和政权更替不太在意,因为“天命靡常,惟德是依”,天命转移自然带来王朝更替。所以,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这就是说,保护王朝的政权之不坠,是庙堂上的统治者和权贵们考虑的事情,与普通百姓不相干。⑤但是,“国家瓦解和天下大乱”则不然,它是顾炎武说的“亡天下”,与天下苍生祸福相依。所以,顾炎武又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⑥

      在思考上述问题上,古代学者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这一现象是由郡县制的缺陷和皇权过于强大导致的。他们认为,郡县制有利于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但是,国家作为疆域内所有人民组成的共同体(所谓“天下”),其联结纽带比较脆弱,主要依赖中央政权的维系,一旦中央政权动摇,国家就面临瓦解。秦王朝的兴亡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同时,在县以下设立乡亭等社会管理和控制系统,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郡县制国家。依靠郡县制,秦王朝拥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征发劳役,从事浩大工程和发起大规模征伐战争。然而,陈胜、吴广一次小规模的造反事件,引发了全国各地区大反叛,秦王朝在反叛中崩溃了,其建立的郡县制国家也随之瓦解。⑦

相关文章: